一、強化人才培育與校院連結,建構高效醫療體系
人才是醫療機構最寶貴的資產。將致力於吸引和培養優秀的醫學人才,提供一流的發展環境和成長機會。為進一步強化學校與醫院的連結,促進教學與臨床的整合,將提升人才培育的效益,並加強主管職能與績效。計劃強化體系內跨院區主管之間的聯繫,以促進經驗傳承、相互學習和資源共享,並藉此遴選與培育優秀人才進行跨層級職務歷練,進一步提升整體效能。
二、推動智慧醫療,強化產學合作與跨領域創新研究
面對高齡化社會與全球疫情的挑戰,將從以「治療」為主轉向以「預防」為重點。透過人工智慧(AI)與大數據的應用,能夠提前預測疾病,實現個人化精準醫療。行政院推動的精準健康產業策略,包括建構基因及健保巨量資料庫、開發精準預防、診斷、治療照護系統,將成為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此外,衛福部於113年6月通過了再生醫療雙法,進一步加速我國再生醫療研發成果在臨床醫學中的應用,將透過積極參與再生醫療技術的臨床試驗,確保這些技術在臨床環境中的安全性、品質及有效性,並且滿足醫療迫切需求病人即時接受先進再生醫療的權益。
三、全力推展大學教學醫院功能,提升教學品質
作為一所大學醫學中心,醫學基礎教學和臨床專業整合必須相輔相成。將推動主治醫師分流,強化教學型和研究型主治醫師的功能,並落實各類醫師人員教學計畫,發展醫學特色教學。衛生福利部的國家癌症防治計畫將是重要參考,提升癌症防治體系,強化預防及防制癌症風險因子,提供高品質診治服務。
四、提供卓越醫療照護,提升醫療品質
醫院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精神,堅守醫療品質與病人安全的價值。在治理團隊的支持下,醫院鼓勵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品質和病人安全的改善活動,並重視事前風險預防和流程優化。同時,加強內外部的溝通協調,透過多元的宣導管道和教育訓練,提升全院員工的品質意識。對於表現優異者,醫院予以嘉許,進一步強化醫院的公益角色,並持續追求卓越的品質。
五、履行社會價值與責任,奠定永續發展基石
推動社區醫學、預防醫學、遠距照護和長期照護,建立國際醫療服務機制,開發國際醫療服務市場。致力於弱勢偏鄉及國際志工服務,提升醫院整體形象和品牌價值。長期照顧品質與全人照護密不可分。高醫體系跨專業暨資源整合一條龍服務,涵蓋從健康、亞健康、衰弱、失智或失能、重病末期到臨終的各健康階段,確保長者在各階段獲得適切照護。深知氣候變遷對環境和健康的影響,因此將在日常運營中積極推動節能減碳、減少醫療廢棄物的產生,並確保在醫療活動中落實環境保護措施。持續致力於提升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創造友善職場,帶動醫院成長,實現永續經營。
展望未來,將與所有體系醫院和學校緊密合作,發揮團隊的整體戰力,在董事會與學校的監督和指導下,持續追求卓越。我們的堅持與努力將引領我們不斷前行,致力於成為「國際一流之大學醫院」,創造醫療界的新標竿。
院長 |
|
|
 |
|
113年8月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