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低血鈉症

腎臟內科   林祐賢主治醫師(大同院區)(100年3月)


台灣老年人口比例在2009年為10.63%,不但已經成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定義之「老化國家」,估計台灣也將在2017年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在正常生理狀態下,我們人類體內有一套相當複雜的系統以維持體液的恆定,不過隨著年齡老化,我們的身體系統卻出現了改變,也因此銀髮族比起年輕族群有更高機率遭遇低血鈉症。

原因

老化除了會讓我們身體腎絲球濾過率(俗稱腎功能)下降以外,也會降低腎臟本身對於體內鈉離子傳送與受荷爾蒙刺激產生反應的能力下降。因此簡易的說法就是腎臟處理水分與鈉離子的能力也下降。另外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身體的組成也跟年輕時候有所不同,年輕時水分佔我們人類全身體重將近百分之六十,但是到了老年時,我們身體水分卻只佔全身體重的百分之四十五,取而代之的卻是體脂肪的百分比。另外老化也使得我們腎臟對於尿液濃縮和稀釋的功能逐漸變差,即使正常老人的腎臟有辦法對於體內鈉離子缺乏或過多的狀態下做出反應,本身反應時間也相對變慢。另外身體萬一遇到壓力狀況,腎臟的調節反應也會跟著變差。所以若是有服用利尿劑為主的降高血壓藥物,其所引起的過量鈉流失要再恢復平衡所需時間也較長。

症狀與治療

低血鈉症臨床症狀有時不具特異性,可以從沒有任何症狀,輕微的無力,食慾不佳,到噁心、嘔吐,甚至是抽搐到昏迷。臨床上低血鈉症的定義為血清中鈉離子的濃度低於每公升136毫當量,不過當其血清值小於125毫當量時,神經學症狀的出現與否更是臨床醫師們治療與觀察的主要依據。急性嚴重的低血鈉對於大腦會造成水腫甚至引起昏迷,更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神經傷害導致死亡。而相對上慢性輕微低血鈉症在臨床上的症狀幾乎微乎其微。對於有症狀的低血鈉症,臨床上多半採取以適當的速度予以補充矯正,若矯正太快反而會造成滲透性去髓鞘性神經病變。

低血鈉症是老年人常見的電解質異常,急性嚴重的低血鈉症容易造成生命的危險。慢性的低血鈉症也會使老年人的病情更加複雜甚至增加罹病率與死亡率。有研究顯示,鬱血性心衰竭病人若發生低血鈉症,其預後變差甚至住院時間也延長。因此快速檢查出並加以適當治療可降低死亡率和症狀嚴重度,也可以減少住院天數和花費。所以對於低血鈉症的了解與重視是我們不應輕忽的!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