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輻」惜「輻」--談輻射生物效應

放射腫瘤科   黃志仁 主任(100年5月)


日本東北大地震後引起海嘯,造成核能發電廠的輻射外洩,造成國際恐慌,人人談「輻」色變,擔心身體健康會受到輻射線的影響。如何讓一般民眾對輻射線有正確的認識,不要人云亦云及避免不必要之恐慌。

盤古開源迄今,輻射線無所不在,任何人出生即曝露於微量天然輻射的環境中,只是這些微量的輻射對人體的健康並不會造成不良影響,但究竟輻射劑量是否有一低劑量安全值,目前於放射生物學界仍存有不同看法。

輻射線之所以令人畏懼,因為它可以打斷生物體細胞核內的重要遺傳質--去氧核醣核苷酸(DNA),造成單鍵或雙鍵斷裂,被照射後的細胞,有可能沒有任何傷害,也有可能因DNA鍵結的改變形成突變而喪失功能或死亡,一般而言,常常分裂的細胞對放射線較敏感,像正常的骨髓母細胞,胃腸道黏膜細胞,生殖細胞還有常常分裂的癌細胞等等較容易受到放射線的破壞,這也是為什麼放射線可以殺死癌細胞的原因。

常被提到的輻射生物效應包括兩種:一為機率效應,另一為非機率效應。所謂「機率效應」,發生此效應的機率會隨輻射的曝露量增加而增加,但疾病的嚴重度與曝露量之多少無關,一般而言,發病潛伏期長,機率並無低限值,只要有曝露即有可能產生機率效應,產生的疾病如癌症或遺傳基因突變等等,此次福島事件會變成國際事件即是因為大家擔心會增加癌症的機會,但根據日本長崎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及1986年車諾比爾核電廠意外事故的數十年長期追踪結果,因曝露輻射線而增加的癌症人數並不多,癌症成因複雜,非單獨輻射意外即會致癌。

所謂「非機率效應」,若短時間內曝露於較大輻射劑量所致,如此福島電廠工作人員曝露於高劑量的輻射環境中,即有可能產生所謂急性效應如骨髓功能低下,或皮膚「紅斑」,放射線皮膚炎等等,劑量再高會產生消化道症狀及神經系統症候群,但這種情況僅有在廣島原子彈或重大核電廠意外事故才會發生。

極低劑量既然無所不在,我們必須與其和平共存,到目前為止日本核電廠輻射外洩事故雖然增加台灣上空極微量輻射線,在台灣生活的民眾無需過度恐慌。如何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有足夠的修復能力,減少輻射線造成的傷害,均衡的營養,適度的運動及充足的休息仍是維持健康的最佳生活方式。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