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兒尿液篩檢

小兒科   李雅婷主治醫師(100年9月)


案例一:小偉幼稚園畢業,高高興興進入小學成為小一新生,學校體檢報告竟然有血尿,小偉活潑健康偶爾小感冒,家裡並沒有人有腎臟方面的疾病,媽媽著急帶著小朋友至小兒腎臟科求診。

案例二:小斌小學五年級由姑姑帶來門診,小斌個子矮小,臉色蒼白全身浮腫,尿量減少,至醫院做一連串的抽血及超音波檢查後發現小朋友已經腎臟衰竭,小朋友小學一年級就知道尿液檢查有蛋白尿及血尿,但因家庭因素並沒有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這一次因為老師的催促才來醫院檢查。

學校檢查最常出現異常的是”血尿”及”蛋白尿”。正常人的尿液中本來就會排出蛋白質,對於兒童而言,尿中蛋白的排出量與年齡及體重有關,但在某些狀況下蛋白質會超過可接受的範圍。蛋白尿的嚴重程度可以用尿液試紙做半定量測定,一般用+、2+、3+、或4+來表示,+愈多表示蛋白尿的程度較嚴重。

尿蛋白反應呈陽性時,有許多可能性:

1.假性蛋白尿:當尿液太鹼、尿液太濃或泌尿道感染,血尿,某些藥物影響(如盤尼西林及磺胺類藥物)、以及陰道分泌物等都會使驗尿的試紙變色,而被誤認為蛋白尿。

2.功能性蛋白尿:發高燒、劇烈運動,尤其是腰部的運動、寒冷、脫水、極度的情緒緊張,也會造成蛋白尿,這屬於暫時性蛋白尿。

3.直立性(姿勢性)蛋白尿:這一類的蛋白尿只發生於站立時的日常活動,相反地,在平躺休息時則完全無蛋白尿的情形。此類蛋白尿占兒童期蛋白尿的60%,女童的發生率較男童高,但其預後良好。

4.持續性蛋白尿:即每次尿液檢查都有蛋白尿存在,只有持續性的蛋白尿才需要進一步檢查。持續性蛋白尿可能是腎臟或泌尿道(輸尿管、膀胱、尿道)疾病所造成,也可能是其他器官疾病、藥物對腎臟或泌尿道的影響。依病因之不同,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各不相同,只有持續性的蛋白尿才需要進一步檢查。

血尿的來源可來自泌尿系統的任何一部分,上自腎臟、輸尿管、下至膀胱、尿道都有可能發生。有血尿的小朋友並不少見,大約每一百個小朋友就有一個有顯微性血尿。

常見的血尿發生原因包括:

1.泌尿系統感染。

2.外傷:例如撞傷。

3.激烈運動

4.先天性腎臟結構異常:如水腎、尿逆流、腎囊腫、多囊腎等等。

5.各種腎絲球腎炎:包含良性家族性血尿、遺傳性腎炎、紅斑性狼瘡腎炎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原發性腎炎、感染後引發的腎炎(如鏈球菌或病毒感染後)、IgA 腎病變等。

6.其他: 尿路結石、尿路腫瘤、腎血管疾病(如腎靜脈血栓、腎動靜脈畸形)。

造成蛋白尿及血尿的原因很多,臨床上醫生會先判斷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情形,然後進一步安排抽血或影像學檢查。病童應配合小兒腎臟專科醫師並於門診持續追蹤治療,不要亂服成藥或偏方,而造成腎臟功能加速惡化。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