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患者應提高警覺--小心心血管和周邊血管疾病!

腎臟內科   陳思嘉 主治醫師(小港院區)(100年9月)


一位65歲陳先生慢性腎臟病第四期、糖尿病腎病變患者,因常有胸悶情形而轉介至心臟科門診。經鉈(Thallium)-201同位素心臟掃描檢查及心導管檢查證實為缺血性心臟病。

慢性腎臟病為全世界逐漸增加的公共健康議題,且合併高心血管疾病及周邊血管疾病。而此高心血管疾病及周邊血管疾病則造成慢性腎臟病患者極高的死亡率。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老年人、肥胖、身體活動不足及吸菸等都是慢性腎臟病之危險因子,亦都和心血管及周邊血管疾病有關。尤其慢性腎臟病患者本身的一些危險因子如:鹽分水分滯留、貧血、同胱胺酸(Homocysteine)濃度過高、營養不足、發炎指數過高、血管鈣化、鈣磷乘積過高、血壓控制不佳等亦與心血管疾病及周邊血管疾病有關。為了降低腎臟病患者的心血管及周邊血管疾病罹病率,強調早期發現和積極治療腎臟病,同時防治心血管及周邊血管疾病。

腎臟病患者如何防治心血管疾病:心臟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或稱缺血性心臟病),充血性心臟衰竭,左心室肥大及心律不整等。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除了戒菸、減少鹽分攝取、維持理想體重及規律運動之外,合併高血壓的患者血壓控制目標為< 130/80 mmHg,合併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標為糖化血色素HbA1c < 7%。至於合併血脂異常的腎臟疾病患者控制目標為總膽固醇≦ 200 mg/dl、三酸甘油脂≦ 160 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40mg/dl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130mg/dl。對於血脂高的患者,如飲食控制無效,可加用降血脂藥物如statins,這類藥物除降血脂之外,對心臟病也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已有冠心病危險因素的病人,若沒有禁忌症可服用阿司匹林,並酌情使用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和硝酸鹽類藥物減輕心臟負擔。

腎臟病患者如何防治周邊血管疾病:周邊血管阻塞會造成病患末梢肢體缺血,間歇性跛行、缺血性疼痛、皮膚潰瘍以及壞死。其周邊血管疾病診斷主要靠病人的自覺症狀及醫師的視診、血管脈搏觸診、周邊血管檢查 : Ankle-Brachial Index(踝臂血壓比)或血管攝影檢查。其治療方法包括:危險因子的改善:戒煙、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運動訓練;藥物治療:包括血小板治療藥物及血流改善劑;經皮穿刺動脈腔內整型術或動脈繞道手術。

陳先生在積極的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戒煙、規則運動並按時服用藥物之後,胸悶的狀況改善且未再發生。提醒民眾,慢性腎臟病患者應注意罹患心血管疾病及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