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會導致腎臟病嗎?談糖尿病、高血壓及痛風

腎臟內科   李佳蓉 主治醫師(100年9月)


慢性腎臟病分一至五期,而醫界有『慢性腎臟病0期』的說法,是指個體目前沒有慢性腎臟病,但是有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所以未來發生慢性腎臟病的風險較高。其中最大的族群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病:糖尿病及高血壓,因為腎臟血流豐富,因此無論是高血壓引起的動脈硬化,或是糖尿病因血糖過高引起的內皮細胞傷害導致的小血管病變,都會導致腎臟病。近年痛風和腎臟病的關係也漸受重視,以下我們做簡要說明。

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原因--糖尿病

自民國91年,糖尿病超過原先的慢性腎炎成為國人洗腎最常見的原因,佔新進入透析的四成以上。因此糖尿病是慢性腎臟病最重要且最常見的高危險群,主因糖尿病的小血管病變,除了視網膜病變影響視力,神經病變影響感覺之外,腎病變初期出現微蛋白尿,須靠檢驗才能知道,隨著疾病進展,尿液泡沫增加出現蛋白尿,腎臟功能衰退,甚至約有三分之一的病患可能進展到末期腎病,需要長期透析治療。

然而,控制良好適當用藥的糖尿病患,可以有效減低疾病對腎臟的影響,其中最重要是血糖控制越早期越重要,目前建議至少應控制糖化血色素在7%以下。此外,適當的檢驗追蹤非常重要,因為一旦進展到慢性腎臟病,應依疾病程度及個體情況不同,做藥物及飲食建議上的調整,才能加強腎臟保護的部份。

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原因--高血壓

高血壓和腎臟病的關係亦因亦果,單純性的高血壓,長期若控制不佳可能導致腎臟病,另一方面,有小部分人的高血壓,事實上是腎臟問題所導致。一旦腎臟病發生,就要積極控制血壓,因血壓過高或劇烈變動會直接對生病的腎臟造成壓力,而使腎臟病惡化加劇。

因此,初診斷高血壓的病患,應檢查是否為腎臟問題引起,若目前無腎臟問題為單純性高血壓,則應在飲食、運動、生活型態上做調整,需要時配合藥物,讓血壓控制良好,血壓控制目標一般訂在130/80豪米汞柱以下。

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原因--痛風

痛風反覆發作會增加消炎止痛藥物使用,可能傷害腎臟,而身體的尿酸經由腎臟排泄,高濃度的尿酸可能發生結晶,沉澱在腎臟組織造成損傷,也可能形成尿酸結石導致尿路阻塞。

常有人以為痛風不能根治,只能在發作時用藥,事實上,適當用藥降低血液中尿酸濃度,可以很有效的控制痛風不再發作,也可以減少尿酸在腎臟的沉積及發生結石的機會,可說是簡單有效且一舉數得。因此,對於高尿酸血症合併有痛風或腎結石或慢性腎臟病,就應使用藥物治療,一般建議尿酸值宜控制在7.5mg/dl以下。

各項疾病的治療重點,皆在於長期配合追蹤及正確用藥,並維持良好穩定的控制,因此,不要誤信「長期吃西藥腎臟會壞掉的」流言,慢性病的治療,正是醫學知識進步,醫者所能給予最好的養生保腎秘方。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