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腔病灶的利器--子宮鏡

婦產科   張仲鈺 主治醫師(小港院區)(101年5月)


周小姐已經五十歲, 月經仍然準時報到,只是月經量在近一年來越來越多,看過多次婦產科醫師,做過超音波檢查及二次子宮內膜刮搔術都無法改善,經由與醫師的溝通,決定在不做麻醉的情形下,施行子宮鏡檢查。林小姐則描述自己在月經方面沒有很大的困擾,但是經期結束的時間總是不乾脆,滴滴答答的情形有半年之久,想想可能是子宮收縮不良引起的,但是因為夏天使用棉壂時間太久,陰道感染所以前來求診。

上述二者情形是很常見之月經異常情形,經過子宮鏡檢查,發現是黏膜下肌瘤及子宮內膜息肉在作怪,以手術型子宮鏡處理後,順利改善月經問題。所謂子宮鏡是子宮腔內視鏡的簡稱,就像是子宮腔的「針孔攝影機」,醫生使用先進的內視鏡系統從陰道經由子宮頸伸入子宮腔內,藉以檢查子宮內膜腔的病變。

子宮鏡可分為診斷型及手術型,依材質又可分硬式及軟式。管徑小的軟式子宮鏡,可以隨意彎曲,若病人可以接受,不需麻醉,不需住院,檢查後即可回家,有時醫師會在前一天使用海草根或請病人自行放入子宮頸軟化藥片。硬式的子宮鏡則需麻醉,以減輕病人的不適,同時可進行診斷及手術。超音波檢查對子宮腔內太小的病灶診斷率較差,可於月經週期結束後安排陰道超音波檢查以提高診斷率,若懷疑有子宮內膜的病灶,可由醫師進一步安排診斷性或直接安排手術性子宮鏡的治療。

子宮鏡手術的治療範圍很廣,從最簡單的子宮腔病灶的診斷、陰道異物及鑲嵌性子宮內避孕器取出,到子宮腔畸形的矯正,如子宮腔中隔切除、子宮內膜息肉切除、治療月經過多的子宮內膜燒毀術或子宮內膜切除,至最困難的重度子宮腔粘連(阿休曼症候群)的子宮內粘連分離術及子宮黏膜下肌瘤診斷及治療。若不孕原因是黏膜下肌瘤,婦女接受子宮鏡肌瘤切除術之後可增加70%的成功懷孕率。

接受子宮鏡最常見的併發症是因長時間的手術,灌流子宮腔的液體過量倒灌入病人的血液偱環,造成水中毒的症狀。一般執行手術的醫師均會避免長時間的手術,不做過度的切割步驟,並確實的止血等方法來預防手術併發症的發生。輕微的症狀僅止於如頭痛、身體不適、嘔吐等。嚴重的症狀如發生高血壓後低血壓、體液堆積致全身水腫、休克、腦水腫等,甚至有生命危險。其次是子宮破裂等造成的腹腔出血,以及可能的腸道損傷。術後大量陰道出血等也是子宮黏膜下肌瘤切除或子宮內膜切除術後少數的併發症。在做完子宮鏡手術後•連續幾天至兩周內的輕微陰道出血是正常的現象。所幸,發生子宮鏡手術後的嚴重併發症的機會不高,即使發生一般也很輕微。

◎黏膜下肌瘤

◎子宮內膜息肉

◎停經後萎縮的子宮內膜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