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親子同室?還是親子同累?

嬰兒室    侯惠足 護理師    小兒科    李威德 主治醫師(小港院區)(101年8月)


「小娟,我把寶寶推上來了!」,「早……」,小娟有氣無力的回應護理人員的問候,一旁的先生早已睡到聽不到房間內的交談聲。「妳看起來好像很累!...」,「我和我先生都快不行了!其實我真的很願意讓寶寶和我們在一起,只是沒想到親子同室會這麼累!昨天我幾乎都在餵奶、換尿布、安撫他,傷口已經很痛了,他還一直哭,也不知是吃不飽?還是不舒服?我又怕吵到別人,想到今天又要再挑戰一天,我真的好害怕!今天可以讓他先留在嬰兒室一天嗎?……」。

為支持、保護及促進母乳哺育,世界衛生組織(WHO)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提出「成功哺餵母乳十大步驟」,而親子同室的推行,為其中之第七要項。所謂親子同室,是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方式,主要是母親與嬰兒在產後住在同一房間,允許不受限制的接觸,其推行之目的除了讓母親可依照嬰兒需求哺餵母乳,使嬰兒獲得更自然的哺餵外,更可透過「親子同室」的執行,使母親及家人提早學習育嬰技巧,了解嬰兒的異常狀況及緊急處理方法,並適應家庭式的生活環境。此外,藉著直接參與照顧嬰兒,與嬰兒互動機會增加,更能熟識彼此,也可體會到為人父母的喜悅與樂趣,有助於自信心與成就感的產生。

儘管親子同室的好處如此之多,但以目前許多產科機構的照護常規,產婦在執行24小時親子同室的過程中,最常面臨到:1.哺乳姿勢無法自如;2.面對嬰兒的一些症狀與哭鬧,無法立即處理或有效安撫而感到焦慮;3.非單人房的母嬰互相干擾;4.擔心嬰兒感染及突發狀況的處理;5.無止盡的擠奶及餵奶、加上負責嬰兒的日常照護,導致無法休息;6.需協助時,無法及時獲得支援、經驗不足又缺乏實際指導及個別性衛教等困難。

為了避免母親於產後執行親子同室面臨更多衝擊與挫折,在此建議懷孕的婦女在接受產前指導時即可與醫護人員共同討論,以了解親子同室期間可能發生之情境與處理方式,藉由參加產前教室或哺乳支持團體,提早了解母乳哺餵的相關知識、哺乳技巧及新生兒日常照護技能等,將有助於產後順利的哺乳。

此外,親子同室期間,可主動讓醫護人員清楚自己所遭遇到的困難與疑問,並能與醫護人員共同討論最適合寶寶的餵食方式。最重要的一點是,別忘了親子同室並不是母親一個人的事,父親及家人若能共同承擔照護嬰兒的工作,讓母親能專心哺餵母乳,適時的鼓勵與關懷,會讓整個家庭對於迎接新生兒的來臨更具信心及喜悅。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