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知道的「二尖瓣脫垂」

心臟內科   朱俊源 主治醫師(101年10月)


隨著國人知識水準提高,對於胸痛胸悶等相關不適往往十分警覺,常常擔憂是心絞痛、缺血性心臟病或心肌梗塞等危症,進而到心臟內科或急診求治。對於具有抽煙習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或慢性腎臟病等危險因子的患者,詳實評估十分重要,但有許多「清瘦」的「年輕女性」沒有上述危險因子,卻反覆遭遇「非典型胸痛」、心悸症狀以及自覺呼吸不到空氣,經心臟內科醫師詳細檢查後才發現是「二尖瓣脫垂症候群」。

二尖瓣位於左心房及左心室之間,包含葉片、腱索、乳突肌以及瓣膜環,當其中任一構造異常或協調不佳,就可能造成閉鎖不全或逆流。大部份患者沒有症狀,少部分患者會有典型或非典型心絞痛、心悸、緊張焦慮、易疲倦,自律神經失調和昏厥等症狀,極少數患者會併發重度二尖瓣逆流、心臟衰竭或心內膜炎,甚至以惡性心律不整、心因性猝死、腦中風或視網膜動脈阻塞來表現。

文獻記載二尖瓣脫垂的盛行率約為2.4%,是最常見的瓣膜心臟病之一,有部分和遺傳有關,女性的發生率是男性的兩倍,但是嚴重的二尖瓣逆流較常發生在50歲的男性身上,二尖瓣脫垂可以再分類為。

1.二尖瓣脫垂症候群:較年輕 (20至50歲),主要是女性,心音聽診呈現心收縮中末期喀嗒音,二尖瓣葉片較細且具備收縮期位移。相關症狀包括姿態性低血壓以及心悸,長期病程是良性的。

2.黏液狀二尖瓣病變:較年長(40至70歲),主要是男性,二尖瓣葉片變厚或過長,長期病程可能會惡化,甚至因為重度二尖瓣逆流需要手術治療。

3.次發性二尖瓣脫垂:與馬凡氏症候群(Marfan Syndrome)、愛娜妲奴症候群(Ehlers-Danlos Syndrome)、肥厚性心肌病變、其他結締組織異常、先天性心臟病、二尖瓣腱索或乳突肌斷裂有關。

除了心音聽診,心臟超音波是最好的確診工具。二尖瓣脫垂必須在收縮期超過二尖瓣膜環連線2mm以上,同時檢查瓣膜增厚及病變,來評估後續重度二尖瓣逆流以及心內膜炎的風險。

患者應避免抽菸、喝酒、咖啡以及刺激性飲食。藥物治療可使用乙型阻斷劑或併用抗焦慮藥物來改善症狀,若有腦中風或心房顫動病史則考慮併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藥物。即使有收縮期雜音或典型心臟超音波表現,目前也不建議常規使用口服抗生素來預防心內膜炎。

無症狀患者可安排每3至5年追蹤心臟超音波。若患者有明顯收縮期雜音則二尖瓣逆流可能會惡化,建議每年追蹤心臟超音波。最後,若您的親友曾被診斷出二尖瓣脫垂,大部分患者長期預後都很好,本院心臟內科團隊也可提供您最好的諮詢管道。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