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破裂有救嗎?

神經外科   龔瑞琛 主治醫師(102年12月)


陳先生60歲男性,有高血壓病史多年,睡眠中太太發現呼吸聲改變叫不醒,趕緊送至本院急診求治,經診斷為左側大腦腦內出血,合併嚴重腦水腫需緊急開顱及血塊摘取手術,約半個月後病人恢復清醒後,同時門診及復健治療。

腦中風可分為梗塞性和出血性,前者約佔80%而後者佔20%。在出血性腦中風中,以高血壓引起為大宗。在病人發現異常如嚴重頭痛、嘔吐、合併肢體偏癱或昏迷時,應送至急診求治,如經診斷證實為出血性腦中風後,醫師須區別為一般的高血壓性腦出血、蜘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血管畸形所導致的出血,如屬後者處置上與高血壓性腦出血不同。本文主要是讓民眾了解高血壓性腦出血之治療方法及其預後。

一般來說,病人經電腦斷層檢查為高血壓性腦出血後。首先,需經神經外科醫師判斷是否需緊急手術治療?如果血塊較小對腦部無明顯神經壓迫、意識清醒等狀况下,並不一定需要立即手術,可先入住加護病房觀察。但是如果血塊大小已經引起神經壓迫或出現腦壓上升等症狀,需立即接受開顱手術,同時摘取血塊治療。大部分民眾並不了解手術真正的目的為去除引起腦部壓迫的血塊,而不是治療病人之癱瘓或其他神經等症狀。簡單來說,就是先救命,後再求神經功能的恢復。

手術後病患須入住加護病房作後續治療。首先血壓的控制,根據美國出血性腦中風臨床指引,需將病患的收縮壓控制於160毫米汞柱以下,而舒張壓控制於90毫米汞柱以下為佳。統計顯示控制血壓於合理的範圍內,可大大的降低再出血之風險。另外,部分病患於手術前或後可能會出現嚴重腦水腫,如前述之患者,即需要於手術中置入腦壓監視器,以更精準的方法來控制腦部的壓力;期間病患可能同時合併發燒等現象,大部分因腦部受創後所引起的反應,本院有多種工具可控制體溫於合理的範圍內。此外,病人可能需要維持麻醉之狀態,確保腦部獲得適當的休息及恢復,以利腦壓的控制,但是病人的清醒度主要是受到腦出血時受創範圍之影響,並不是麻醉藥物停止後便立即恢復。最後,當腦部情況穩定後即可進入復健期,加速病患的恢復。前述的陳先生在術後,約第八天左右腦內壓即穩定下來,並成功脫離呼吸器,後轉一般病房繼續復健治療。

回 本期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