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青少年拒學問題

家庭醫學科   張景嘉 臨床心理師 (小港院區)(103年5月)


小楷是高三學生,過去曾因缺課時數過高而遭留級,復學後狀況仍未改善,常以頭暈、頭痛等理由請假,家長曾多次帶小楷至醫院檢查,但一直找不到身體異狀,由於小楷不願意去學校上課的次數越來越多,甚至面臨被退學的危機,在學校老師建議下,家長帶小楷至家醫科求助。

拒學一直以來都是青少年相當重要的議題,事實上拒學問題相當複雜,包括:家庭因素(例如父母有狀況導致孩子不放心離家);學校因素(學習挫折, 受到排擠或霸凌、挫敗的學習經驗);孩子本身具有身心疾患(例如憂鬱焦慮或行為偏差);或外在社會環境(校外的同儕)等。也因為拒學問題的複雜性,所以在處理時更需要家庭、學校和醫療單位的共同合作,而在發現自己的小孩或學生有拒學的狀況時,家長和老師可依以下原則盡快處理:

1.接納並同理學童的拒學行為以及其負向情緒與感受,釐清孩子/學生真正拒學的原因

面對拒學的學童,勿一昧的責罵,有時拒學只是內在壓力或負向情緒展現的表象,若不去理解背後的原因,往往無法改善其拒學問題,且當學童有拒學問題時,身為家長或導師常會承受許多外在的壓力,這時更需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別急著責,這樣才能真正聽到孩子內在的感受與想法。

2.直接處理造成拒學的主要原因

對症下藥是改善拒學最有效的方式,若懷疑其拒學原因與課業有關,因應策略應該是家長與學校共同合作,與學童共同找到解決方法,降低學習壓力;若是人際困難,則要同時處理人際挫折所帶來的身心影響及增加人際互動技巧;若有憂鬱或焦慮等身心疾患,則應盡快至心理衛生門診加以診斷或治療。由於不同的拒學原因就有不同的處理方式,有賴不同角色之間互相合作、溝通,研商一致而有效的處理方式,若有需要,進一步連結醫療資源的介入,也能夠更有效、準確的幫助到學童。

3.鼓勵孩子/學生回到學校

學童因為種種原因而拒學,隨著離校時間越久,回學校的阻力就越大,因此在處理過程中,以讓學童可以回學校為第一目標,一方面尋找可能增加學童返校的動機,例如:同儕、有興趣的課程;另一方面,積極處理造成學童拒學的主要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強迫上學是沒有效果的,反而可能導致學童更加排斥,因此循序漸進設定目標,不要操之過急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4.建立孩子/學生回校後的支持系統

回學校後,勢必有一段適應期間,適應過程也很有可能產生挫折,甚至再度出現拒學,因此情感的支持相當重要,當學童返回學校後,輔導系統以及家長的關心就會是支撐學童重返學校的重要力量。

拒學症的現象經常反覆出現,需要父母、老師、心理師持之以恆地對孩子給予支持及協助,唯有聽進孩子們想表達的,真正了解到他們的困難,才有辦法真正的幫他們解決問題。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photoeyes@yahoo.com.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4.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