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自律神經失調與生理回饋治療簡介

家庭醫學科   蔡珮琦 臨床心理師(103年5月)


今年五十歲的芳芳,帶著困擾的心情來到診間,對醫師訴說著這陣子以來的困擾:「醫師,我已經一年多都睡不好,白天常常感覺肩膀肌肉很酸痛,都提不起東西了,可是去復健科做檢查也沒什麼結果,然後,我覺得我的心跳常常突然跳得很快,讓我很不舒服,但是心臟科醫師也說沒有什麼問題,還有就是我總是排便不順,也做過大腸鏡了,但是腸胃科醫師說我沒太大問題,是因為心情緊張才有這種狀況,所以就建議我可以來家醫科看看,對了,我這一年晚上睡覺時都覺得很難入睡,可是真的睡著之後好像也可以到天亮,請問我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現代人常因職場人際關係、親職教養、家庭與感情挫折等面臨壓力,間而產生焦慮、憂鬱、失眠的反應,有時甚至面臨長期不適的身體症狀,但經過多項檢查卻找不出具體病因。這時,紓解情緒與因情緒衍生而來的身體不適﹙如:失眠、頭痛、肌肉酸痛、心悸、手腳顫抖等﹚,就會成為治療的方向之一。

說明「生理回饋治療」前,先向大家簡介一般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自律神經系統包含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這些神經系統在生理上的反應,並非意識能控制。人在情緒緊張時,自律神經系統中的交感神經系統會被活化,此時,會出現心跳加速、瞳孔放大、血壓與血糖上升、抑制腸胃蠕動等生理狀況;反之,人在情緒放鬆時,副交感系統會活化,出現心跳減速、瞳孔縮小、腸胃活化等狀況。因此,一般所謂「自律神經失調」,指稱的其實就是「無法良好調整自己在情緒及生理上的緊張與放鬆狀態」

生理回饋是藉由一部可以測量身體生理變化的儀器,經由儀器將生理訊號轉換成圖像、數字、聲音等,並將這些訊號回饋給正在學習控制自己生理變化的個案,了解自己生理和情緒(如:緊張、焦慮)之間的關係(如:緊張時手指溫度降低)。而這些生理指標包含測量肌肉活動電位、心跳、體表溫度、皮膚導電度、血壓、腦波、呼吸速率、末稍血液流量。

經由臨床心理師教導腹式呼吸、漸進式肌肉放鬆、或冥想式放鬆,同時搭配生理回饋儀的測量,可讓個案從客觀指標確認自己當下的放鬆程度,而不會覺得放鬆只是一種模糊的感覺。

生理回饋治療療程為6-8次,經由反覆在治療室及生活中練習,並與臨床心理師討論放鬆時遇到的問題,個案可以逐漸增加對自己情緒及生理狀態的敏感度,並學會控制它。生理回饋經研究証明對偏頭痛、緊張性頭痛、焦慮症、憂鬱症是有用的,目前也廣泛應用於失眠困擾。而放鬆練習必須持之以恒,每日練習才能發揮效用。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photoeyes@yahoo.com.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4.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