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小便有泡沫怎麼辦-淺談蛋白尿

腎臟內科 郭宜瑾 主治醫師(大同院區)(103年6月)


35歲林先生因做體檢時發現尿液檢查尿蛋白報告有一價(1+)的反應,而且注意到尿中有泡沫,擔心自己有腎臟病,因此來到腎臟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擔心是否尿液中有泡沫就代表腎臟有問題嗎?

尿液會產生泡沫和表面張力增加有關,當尿中蛋白質增加時,泡沫會持續不消失。但有泡沫也不一定就代表腎臟有問題,有時候與尿液的濃度有關,尤其是早上起床第一泡尿,經過濃縮之後,比較容易起泡。

正常健康成人每日尿中排出的蛋白質應小於150毫克,尿中蛋白質包括有血漿蛋白(如白蛋白)及泌尿系統分泌的蛋白,流失超過150毫克以上代表異常。臨床上一般最常用來驗蛋白尿的方式為尿檢試紙半定量檢驗,此種方式只偵測尿中白蛋白,結果分為陰性、微量、1+到4+,「+」越多表尿蛋白濃度越高,會受到尿液濃稀的影響,如偽陽性會出現在過鹼性的尿液(PH值大於8)、使用含碘顯影劑後、大量血尿等。因此,較準確的方式為收集24小時尿液或者單次尿來定量尿蛋白流失,前者應同時測尿肌酸酐的量來確定收集完全,後者也需利用尿肌酸酐的比值來換算。

臨床上把蛋白尿區分為良性蛋白尿(暫時性或姿勢性)和病理性蛋白尿(持續性):

良性蛋白尿包括:

1.暫時性蛋白尿:通常出現在發燒、激烈運動、情緒壓力、高血壓或脫水的狀況下,年輕人較常發生,只要這些誘發因子解決後,蛋白尿就會消失,和腎臟病無關。

2.姿勢性蛋白尿(或稱站立性蛋白尿):人體呈站立姿勢時才出現蛋白尿,躺下時即消失。一般較常發生在小於30歲年輕人身上,隨著年紀增長而消失。

病理性蛋白尿包括:

1.原發性腎絲球疾病:腎臟負責過濾血液中物質的腎絲球本身發生病變,如急性或慢性的腎絲球腎炎,血中大量的白蛋白就會出現在尿液中。

2.次發性腎絲球疾病:是指身體其他系統性疾病引起的腎絲球傷害,如糖尿病、高血壓、紅斑性狼瘡、病毒性肝炎等等。

3.超負荷導致的蛋白尿:發生在某些血液惡性疾病產生異常的免疫球蛋白,穿過腎絲球後超過腎小管回吸收的極限而出現在尿液中。

另外,當泌尿道感染或腫瘤的存在會引起發炎反應,也使得腎小管分泌組織蛋白或免疫球蛋白增加。

蛋白尿是某些腎臟病早期的表現,若體檢尿液報告出現一次蛋白尿則需複檢,複檢結果若是陰性,可能只是暫時性蛋白尿或偽陽性,表示和腎臟病沒有絕對相關。但若複檢仍呈現陽性,則需進一步檢查來做判斷,包括詳細用藥及病史詢問、定量蛋白尿檢驗、血液檢查、腎臟超音波等等,有時確定診斷還需要做腎臟切片。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photoeyes@yahoo.com.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4.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