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肺癌手術之後的胸腔復健

胸腔內科呼吸治療小組   許端容 組長   蔡忠榮 主任(104年7月)


在國人常見癌症死因中肺癌一直高居前幾位。雖然近年來醫學發達,使癌症治療增加了許多選擇,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手術切除仍是肺癌最有效的治療方式,但手術潛藏風險,除肺功能損害外,術後傷口疼痛常導致患者不敢深呼吸及咳嗽,進而容易造成痰液累積,引發術後肺部併發症,如:肺擴張不全、肺部感染,嚴重者甚至會引發成人呼吸窘迫症,稍有不慎即可能導致病人呼吸衰竭或死亡。

依據統計,胸部手術後之併發症發生率約為5%,其中因而發生死亡則約有20-50%。「胸腔復健」的目的除教導患者如何做有效的深呼吸、咳嗽,協助其痰液排除外,透過呼吸訓練器或簡易復原運動訓練,亦可預防肺塌陷或肺擴張不全發生;同時,呼吸肌肉的訓練可強化患者心、肺功能,促進術後的復原,因此對於接受手術治療的肺癌病患,術後的胸腔復健極為重要。

臨床中對於一位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會依據患者疾病狀況擬定胸腔復健計畫,包含有術前、術後的評估與治療,並隨時依患者情形做治療計畫的調整。常見的胸腔復健治療項目:

1.誘發性深呼吸訓練:可協助保持良好肺部擴張,預防術後肺部併發症發生。做法是於術前教導Triflo Ⅱ正確吸法訓練,術後每小時十次Triflo Ⅱ訓練。

2.呼吸運動:如腹式呼吸(圖一)、噘嘴式呼吸,透過深吸氣動作可達到橫膈肌運動及肺下葉擴張,這也是手術患者術後重要呼吸運動之一。

3.間歇正壓呼吸(IPPB)使用:透過間歇正壓功能可預防或降低肺部擴張不全。術後IPPB治療可每小時進行一次,每次約10-15分鐘。

4.氣道清潔技術:教導患者執行胸腔物理治療的重要性(圖二),運用姿位引流、扣擊並配合咳嗽運動,可促使痰液鬆動並引流至較大氣道,以利痰液藉由咳嗽動作排出,從而降低因怕傷口疼痛而不敢咳嗽可能衍生危險。通常於術後每天執行2-4次胸腔物理治療,並配合咳嗽運動來促進痰液的清除。

5.術後早期下床活動:可增加肺部換氣容積,利於痰液排除,進而減低肺部併發症發生。

6.運動訓練:可以促進全身循環,幫助肺部擴張,有利患者康復。這些運動訓練包含上肢、下肢運動訓練(圖三、四)、漸進式步行、耐力訓練等,建議病患在體力允許範圍下於手術後儘早開始執行。

7.對於有吸菸習慣病人強調戒菸之重要性。

簡而言之,適度胸腔復健將有助於避免術後併發症的發生,達到快速的復原。透過上述的介紹與分享,希望能讓肺癌病友於接受手術治療後,重視胸腔復健的重要,及早康復。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4.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