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肺癌之化學治療

血液腫瘤內科   吳承翰 主治醫師(104年7月)


肺癌一直都是台灣最常見的癌症死因之一,肺癌令人感到畏懼和惶恐的原因在於,往往在發現時皆已發生了轉移。轉移常發生於局部淋巴結、肋膜積水、骨頭、腦部、肝臟、或是其他肺葉。而一旦肺癌產生了轉移的現象,全身的系統性治療,無論是標靶治療或是化學治療就不可避免了。

即使在這個標靶醫學日新月異的時代,化學治療在肺癌的治療上依然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肺癌在下列幾種狀況,標靶藥物仍是無法取代化學治療的:

(1)第二期和第三期肺癌在手術後的輔助治療

(2)第四期的鱗狀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

(3)EGFR(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基因無突變的肺癌

(4)經標靶藥物治療後仍持續惡化的肺癌

(5)具有標靶藥物抗藥基因表現的肺癌

其實說明白一些,在肺癌的治療中,若想使用標靶藥物,必須符合幾項臨床和基因條件,方能篩選出能夠從標靶藥物治療得到效果的患者,而化學治療則不需要考量肺癌基因的狀況。另一方面,當標靶藥物失去效果時,化學治療也能夠扮演著救援投手的角色,接續後續的抗癌治療。

當然,如同大部份病友所擔憂的,病體是否能夠承受化學治療本身所帶來的副作用?的確這也是臨床上醫療團隊與患者面對的挑戰。肺癌的化學治療藥物有相當多種,諸如鉑類、健擇、愛寧達、紫杉醇類、溫諾平、滅必治等等,在使用的選擇上可以合併兩種藥物或單一藥物使用,而不同藥物副作用就不相同,體內代謝途徑也不同,而健保對這些藥物也有不同的支付條件。故在藥物的選擇上必須因應每位病友的體力狀況、肝腎功能、腫瘤的組織型態、副作用的容忍度、健保是否有給付等等來選擇適合的藥物,這個決策的過程是相當複雜的,而也最考驗每一位臨床醫師的經驗與智慧。

筆者常跟患者比喻,化學治療常在傷敵一千前先自傷三百,也常常跟病友討論,體力與營養狀況會決定了化療副作用的大小,所以想要避免化學治療的副作用最重要的還是增強自己的體力和照顧好自己的營養狀況。最簡單的營養指標為每週測量一次的體重變化,而正常地進食三餐和多攝取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正是最好培養體力和營養的方式。

化學治療一直在肺癌的治療上都有其無可取代的地位,而藥物的選擇以及如何避免副作用的發生,建議能夠多與醫療團隊多商量討論,而在高醫每一位醫師、護理師、個管師、或營養師都能夠提供良好的諮詢和建議。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4.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