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安全」專刊
2017.03 第36卷10期 執行編輯:呂英豪‧沈玫秋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補骨針! 真補骨?!
【回本期目錄】
藥劑部   侯如容 藥師(106年3月)

許女士因乳癌轉移到骨頭,醫師告知她除了接受荷爾蒙治療外,必須每個月打一針補骨針。補骨針是什麼呢?有什麼副作用嗎?

所謂補骨針其主要作用是癌症轉移至骨骼時,抑制蝕骨細胞骨質再吸收的作用。目前健保給付於治療乳癌、多發性骨髓瘤及攝護腺癌的患者發生骨轉移時,預防其發生骨骼相關的併發症或是惡性腫瘤引起的高血鈣。

骨轉移常見於末期癌症病人,其導致的各種病況包括:病理性骨折、骨骼疼痛、高血鈣及脊神經壓迫等,傳統治療方式包括化學療法,放射線治療,止痛藥和手術等,但這些療法皆未能增加骨吸收率,也無法預防後續骨病變。因此使用抗骨骼吸收藥物(如:雙磷酸鹽藥物)可控制造成骨骼病變的主因,且同時預防後續骨病變事件的發生。國內目前使用於癌症骨轉移之雙磷酸鹽類藥物有骨復舒、裴米索、卓骨祂 (表一)。其作用如下:

一、治療骨骼系統併發症,減輕骨骼疼痛

藉由降低蝕骨細胞功能和活性,可預防和延後骨骼併發症發生,減少骨骼疼痛,改善患者生活品質。

二、避免骨質流失

由於癌細胞入侵骨骼之後,會造成蝕骨細胞大量增生,造成骨質流失 。雙磷酸鹽類藥物其進入體內後會附著在骨骼表面,當蝕骨細胞來侵蝕骨頭時,會吃進藥物達到破壞酵素,而使蝕骨細胞死亡無法作用,可保護骨質不流失。
補骨針的副作用常見的如暫時性的骨骼痛、發燒、肌肉痛等類流感症狀,對於腎功能不好的患者需要注意對腎功能的監測。另外少見的副作用為下顎骨病變或壞死,根據美國口腔顎面外科學會 2009 年的報告,使用靜脈注射型雙磷酸鹽類藥物的癌症患者,顎骨壞死的機率約為1% ~ 5%;使用口服型的骨質疏鬆症患者,約為萬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期間,若有拔牙或植牙等口腔手術而造成顎骨有傷口時,上述之發生率可提高九倍之多。因此建議使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療之前應先做口腔牙齒檢查,治療期間應避免侵入性的牙科治療(如拔牙、植牙)。有疑似產生牙齦骨病變的病人,應盡速告知主治醫師並尋求有經驗的齒顎外科醫師的協助。

隨著醫療進步,骨轉移的病人使用雙磷酸鹽類,可避免發生骨頭相關併發症,緩解疼痛,患者生命延長的同時,也可維護病患的生活品質。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