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專刊
2018.05 第37卷12期 執行編輯:胡晃鳴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惱人的生理現象-便祕
【回本期目錄】
胃腸內科   葉俊余 主治醫師 (107年5月)

排便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之一,當食物消化、吸收至殘渣排泄約需24至48小時。所以依正常生理而言,大約一到兩天即要排便一次。但是現在人生活壓力大節奏也快,外食也多的關係,青菜水果和水分都攝取量相對的少,每天輕鬆順暢的排便對某些人而言變成遙不可及的一件事,所以便秘也變得越來越常見。

便祕在醫學上也有其定義,醫學上便秘的定義是使用羅馬診斷準則,其內容如下所述,過去1年的時間內,至少長達12週出現下列2項以上的診斷準則:

1.每四次會有一次的排便有疼痛、絞痛的情形

2.每四次會有一次的排便為乾、硬的糞塊

3.每四次會有一次的排便有排便不完全的感覺

4.一週排便3次以下。

如果符合以上的診斷標準則稱為便秘。造成便秘的原因相當多,生活作息及工作壓力是常被歸咎的禍首。然而有許多身體機能的改變,也會出現排便異常,例如以下幾種原因

1.內分泌引起:糖尿病患者、懷孕或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2.代謝異常或電解質不平衡:尿毒患者、低血鉀或低血鎂等

3.神經傳導出問題:如巨結腸症、脊髓損傷 或巴金森氏症等

4.肌肉方面:如硬皮症或遺傳性的肌無力症

5.藥物方面:如服用抗組織胺易使大便乾燥,鎮定劑、止痛劑、安非他命、減肥藥、抗憂鬱藥、含可待因的咳嗽藥、鈣片、鐵劑,高血壓的藥物也易引發便秘。

6.結構性的問題如大腸腫瘤,腸結核或者是發炎性大腸炎也都有可能造成排便的問題。

任何持續的排便習慣改變,無論增加或減少排便次數及質量,或是排空困難度增加,都應尋求醫療諮詢,當便秘症狀持續3週以上,或者有其他現象同時出現,例如血便發生時,則更應立即去看醫生,如此才能對症治療。大部分的便秘情形,只要仔細的病史評估加上身體理學檢查才可以正確的掌握病因及嚴重度,並確立治療方式。當狀況不確定或症狀有變化時,可以視情況安排進一步檢查,通常可做腹部X光檢查可以做初步的鑑別診斷。此外如五十歲以上、大便潛血陽性 或有大腸癌的家族史可以安排大腸鏡或者乙狀結腸鏡加大腸鋇劑攝影做進一步檢查。其他還有一些檢查可評估直腸肛門生理功能,包括肛門肌肉反射及壓力之測定,或是排便時之動態X光攝影,藉此來評估直腸肛門之生理功能有無異常。

一般說來,如果檢查結果都無異常,首先可從改變飲食,調整生活作息和增加水份和纖維質的攝取開始,如果這樣還是排便困難,可用具有軟便作用的高滲透壓製劑或刺激性瀉劑來幫助排便,此外大腸蠕動促進劑也有所幫助。便秘雖惱人,但不是無法改善,建議諮詢您的家庭醫師或是專科醫師,找出原因,並選擇適當的藥物輔助,您也可以擺脫便秘困擾,快樂工作,輕鬆生活。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