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專刊
2018.05 第37卷12期 執行編輯:胡晃鳴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高血壓-不可輕視的隱形殺手
【回本期目錄】
心臟血管內科   朱俊源 主治醫師 (107年5月)

高血壓是全世界死亡與失能疾病中最重要的危險因子,自2010年起即被列為第一名,根據統計每年全球約有1000萬人死於高血壓相關的疾病;而在衛生福利部公布的民國105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中,惡性腫瘤雖然佔據第一名,但與高血壓相關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和腎臟病變等加總起來,高血壓對國人健康的「實質影響力」其實是排名第一,是不可輕視的隱形殺手。

血壓是心臟收縮輸出血液,在動脈血管壁造成的壓力,正常血壓值定義為收縮壓與舒張壓同在120/80毫米汞柱(mmHg)以下。而當收縮壓每上升20mmHg或舒張壓每上升10mmHg,腦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和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會上升一倍。因此當收縮壓或舒張壓分別高出標準值60mmHg或30mmHg時,心血管風險會比正常血壓者高出八倍,但只要能控制好血壓,這些疾病危症大部分都是可以改善的。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高血壓,九成以上的高血壓為原發性,沒有確切的致病原因,但有相關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高鹽分攝取、大量酒精攝取、老化、種族、遺傳、壓力或靜止的生活型態等。續發性高血壓則有一些特殊原因,包括主動脈狹窄、睡眠呼吸中止症、腎臟病、腎臟血管疾病、內分泌異常、腫瘤或藥物副作用引起。在下列情況下必須懷疑續發性高血壓,例如:多種高血壓藥物(包含利尿劑)併用下血壓依然控制不佳、小於30或大於65歲發生高血壓、血壓控制突然惡化、不能解釋的高血壓器官傷害或不明原因的低血鉀。

過去高血壓的定義是以140/90mmHg為診斷與治療標準,診間血壓的測量有標準的步驟(圖一),2015年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的血壓指引,建議高血壓患者若同時罹患糖尿病、冠心病以及合併蛋白尿的慢性腎臟病,血壓控制目標設定於130/80mmHg,血壓控制的效益會更好。2015年美國的SPRINT研究發現,50歲以上高血壓患者,具備一個以上心血管危險因子,在排除中風、糖尿病、多囊腎病變、收縮功能不良的心衰竭、嚴重蛋白尿(>1g/day)、嚴重慢性腎病(eGFR<20 ml/min/1.73m2 )以及醫囑順從性不佳的情況下,使用自動化診療室血壓測量系統(AOBP,沒有醫護人員參與下,在單獨安靜的房間,以全自動電子設備測量血壓,多次測量再由血壓計自動計算平均值),證實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比傳統的140mmHg,顯著改善心血管事件以及存活率。正因為這些新的臨床實證,2017年初中華民國心臟學會高血壓指引更新,冠心病、慢性腎病和75歲以上的高血壓患者,可以根據AOBP把收縮壓控制在120mmHg;2017年底美國心臟學會發表新的高血壓指引,把130/80 mmHg定義為高血壓,有心血管疾病、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ASCVD risk)>10%或65歲以上行動方便老年患者,起始治療血壓是130/80mmHg;沒有心血管疾病且10年心血管疾病風險<10%的患者,起始治療血壓是140/90mmHg,而所有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都是130/80mmHg。

高血壓的控制除了藥物治療,還有非藥物的生活型態改善,若您的血壓高於上述標準值,可以尋求醫師評估,藉由積極的早期介入,獲得長期心血管風險下降。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