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專刊
2018.05 第37卷12期 執行編輯:胡晃鳴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糖尿病新知-談糖尿病與腸道菌的關係
【回本期目錄】
內分泌新陳代謝內科   洪薇雯 主治醫師 (107年5月)

二十歲的小張在母親的陪伴下走進診間,他是在一年多前大學入學體檢時發現血糖高,至本院複檢確診為第2型糖尿病。根據健保署的統計顯示,台灣二十歲以下的第2型糖尿病患人數較十年前增加11%,二十至四十歲者增加32%;由於台灣第2型糖尿病族群年輕化,因糖尿病就診再也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而通常年輕族群被診斷糖尿病最常有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我會有糖尿病呢?

西元2008年美國糖尿病專家Defronzo醫師提出造成第2型糖尿病的八大機轉,除了傳統觀念認為的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肝臟製造葡萄糖增加、及肌肉對於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三大因素之外,另外歸納出五種新機轉,包括腸促胰素的分泌下降、升糖素的分泌上升、脂肪分解增加、腦部的血糖調控因子失常,以及腎臟的腎小管對於尿糖再吸收增加。這八大機轉,直接或間接受到先天基因遺傳或後天生活習慣的調控,導致第2型糖尿病。

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1.8% (男性13.1%;女性10.5%),以此估計全國約有227.5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5萬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盛行率上升的趨勢,不僅台灣如此,全世界亦然;為何糖尿病會在人類文明愈趨發達的時代發展為席捲全球的新世紀流行病呢?嶄新的腸道菌致病理論,是近幾年最夯的醫學話題;此一理論認為,隨著人類文明的演進,由狩獵生活、變成農業社會、再進入工業化時代,我們的飲食內容愈來愈多是加工過或精緻化的食物,從飲食中攝取的膳食纖維愈來愈少,因為特定種類的腸道「好」菌繁殖所需要的養份正是飲食中的膳食纖維,而這些膳食纖維被腸道菌分解之後產生的支鏈胺基酸正是我們人體不能自行合成但卻是維持腸道健康的重要物質;一旦這些腸道「好」菌得不到足夠的膳食纖維,「好菌」在腸道的數量減少,「壞」菌的繁殖就會相對旺盛,這些增加的「壞」菌會在人體腸道釋放出「脂多糖」,造成腸道黏膜變薄,緊接著脂多糖就從腸道黏膜進入血液循環,啟動發炎反應,進一步導致各種慢性病如糖尿病等,影響人體健康甚鉅!

針對腸道菌導致糖尿病的理論,相關的研究方興未艾;在糖尿病族群已經發現特定的「好」菌減少或是「壞」菌增加,但這些多數屬於觀察型研究的結果,故詳細的因果關係與致病機轉仍有待揭密。展望未來,如何找回我們的腸道「好」菌以恢復腸道健康或甚至應用於治療糖尿病,相信是指日可待!在那天到來之前,已診斷多年或是像小張這樣剛被診斷的糖尿病人,都可以同樣的方法恢復腸道健康進而改善糖尿病控制;那正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多吃菜、少吃肉、勤運動、控體重,這些已被研究證實是增加腸道「好」菌最重要最基本的方法,有助大家「腸」保健康,遠離慢性病威脅!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