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保健」專刊
2019.07 第39卷第2期 執行編輯:曾于娟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拔牙大哉問-智齒到底該不該拔?
【回本期目錄】
口腔顎面外科   邱日宥 主治醫師 (108年7月)

在門診中,各種問題五花八門,不過相信最常被病人問的問題大概是:醫師啊!智齒到底該不該拔?拔了到底會有什麼風險?拔的好處是什麼?不拔難道會怎樣嗎?

先來了解什麼是智齒,我們人總共會有32顆牙齒(多生牙以及先天性缺牙不算的話),智齒就是所謂的第三大臼齒,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因為飲食的精緻化而使得我們的顎骨生長逐漸有往窄小的方向演進,第三大臼齒的角色逐漸褪去,成為退化的器官,有研究分析人類只需要有第二大臼齒即可達到近乎百分之百的咀嚼效率,種種的跡象,智齒好似可有可無。

第三大臼齒又根據它所在的位置,又分為阻生的智齒(多半被軟組織或者骨頭包覆)或者位置異常(有直立生長但位置容易造成臉頰或者舌頭摩擦); 例如下圖中左上顎及左下顎第三大臼齒均是阻生的智齒。

拔除智齒的適應症包括:1. 避免牙周病(造成第二大臼齒相鄰位置骨頭流失),2.避免齲齒,3.避免牙冠周圍炎,4.避免牙根(第二大臼齒)吸收,5.相鄰牙齒要製作假牙,6.避免齒源性囊腫或者腫瘤的發生,7.治療無法解釋的疼痛(第三大臼齒周圍),8.利於矯正治療,9.下顎骨斷線經過處。

從上述的適應症可以知道,如果智齒不處理可能同時會造成很多問題,但臨床上也有一些情況是不建議拔除智齒的包括病人年紀很大,或者病人同時有很多全身性的問題,又或者智齒所在的位置會去對周圍的組織器官造成很大的破壞,這些情況我們就要權衡利弊得失,慎重考慮去處理智齒的問題。

當我們了解到智齒拔除的必要性,也要知道可能伴隨而來產生的問題,包括:1.第二大臼齒牙齒搖動度增加,2.術後第二大臼齒敏感,3. 術後下齒槽神經感覺分布區域感覺異常之可能性(下唇麻木),4.術後口鼻竇相穿通之可能性,5.術後腫脹 ; 進行智齒的拔除,這些相關的可能併發的問題,都是在牙齒拔除前必須要了解的事情,一個看似簡單的手術,其實背後有許多要考量的事情,在進行智齒拔除前,不妨多和看診醫師多聊聊並加以了解可能產生的併發症,權衡利弊得失,再進行手術。

﹝門診時段﹞
週五上午、下午。週一下午(隔週)。週六上午(隔週)。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