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醫師,我想要矯正牙齒,但是治療時間有辦法縮短嗎?
Q2:醫師,我的牙齒很亂想要矯正,可是工作上需求不想被發現有戴矯正器。
Q3:醫師,我牙齒不整齊,可是又怕戴矯正器會很不舒服。
隱形牙套目前是矯正治療的一個趨勢,適合的族群如下:
①深咬:咬合時上顎牙齒蓋住過多下顎牙齒。
②開咬:咬合時上顎牙齒與下顎牙齒完全無接觸。
③暴牙:上下顎牙齒暴凸,使得側臉看起來嘴唇翹。
④戽斗(反咬):下顎牙齒咬在上顎牙齒外側,突出。
⑤錯咬:咬合時,一些下顎牙齒咬在上顎牙齒外側。
⑥齒縫過大:牙齒與牙齒之間無緊密接觸,有明顯間隙。
⑦齒列擁擠:牙床空間不足,導致齒列不整齊。
⑧正常咬合:上顎牙齒咬在下顎牙齒外側,有良好排列(正常咬合提供比較參考)
*以上狀況需要讓專業的矯正醫師經過相關資料蒐集,例如:口腔攝影、印製牙齒模型、X光片拍攝,數位模擬分析及擬定治療計劃後選擇最適合您的矯正方式來決定是否使用隱形牙套。過於嚴重或特殊的咬合狀況可能會有其他矯正裝置的選擇。

『隱形牙套與傳統牙套有什麼差異?您不可不知!』
•若有似無:隱形牙套幾乎看不見符合美觀需求,與傳統式相比較不會看到矯正器及金屬線。
•易於裝卸:隱形牙套之材料愈趨演進,易於取下及戴上,可以隨時享用美食。
•疼痛下降:專屬的材料與技術,在矯正治療期間,輕柔地移動牙齒,相比於傳統矯正器較不會有刮傷黏膜的可能性。
•彈性回診:傳統矯正約3~4週須回診,隱形牙套療程可延長至6~8週再回診。
•時程明確:配合數位化可讓您了解每個治療階段的模擬進程,預估治療時間相對準確。
•清潔便利:可摘式的牙套,讓您易於使用牙線,牙刷。使潔牙更便利。
『開始佩戴牙套後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隱形牙套治療過程中,清潔及佩戴時間與精準度三者並重。若清潔不佳容易造成牙周疾病及蛀牙。因為可摘式牙套,清潔方式與平時並無差異。再者,即便有數位模擬影像輔助您了解各治療階段牙齒的移動模式,因配戴之主導權在您手上,除了用餐,清潔以外的時間,每天至少要配戴22小時,並且要精準定位在對的牙位,才能確保各個時程牙齒移動的精確度。
『使用隱形牙套治療完成後需要戴維持器嗎?』
不論傳統式或是隱形牙套矯正治療,經過一至兩年(困難咬合狀況甚至需要更長時間)的治療後,以一位25歲病患為例,牙齒從換牙後到成人的排列接近十五年處於咬合不正的位置,矯正治療只花了將近1/5的時間,應該要給予相當的維持時間來確保移除矯正裝置當下完美理想的咬合。然而定期回診也是很重要的,維持器有可能會破損,脫落,或需要調整,就像一部新車開久了需要回廠定期檢修保養。這些都仰賴病患與醫師相互配合才能確保矯正治療的整體品質。
﹝門診時段﹞
高醫:週一下午、夜診。 週二上午、下午。
週三上午、下午。週四上午。週六上午。
大同醫院:週五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