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女性因嚴重牙周病拔除左下顎後牙區患齒,於本院接受齒槽嵴補骨手術、人工植牙手術、軟組織移植手術及植體補綴物製作。術後患者每3個月定期追蹤並維持良好口腔清潔習慣,目前治療結果穩定而患者也有良好的滿意度。
人工植牙於缺牙患者口腔重建的運用迄今已有超過50 年的歷史。目前,利用植牙進行患者口腔重建已經是相當普及且具高度可預期性之治療方式。
患者面臨缺牙問題主要分為三大原因:1.牙周病2.深度齲齒3.牙根斷裂。
(1)牙周病:
主因是由於口腔清潔方式的不正確,導致牙周支持組織受到感染破壞,進一步造成牙周囊袋加深及牙齒動搖度增加等情形;當病情嚴重時為了遏止感染擴散,在必要時刻牙醫師將建議患者拔除患齒。
(2)齲齒:
俗稱蛀牙,一般程度的齲齒會導致齒質結構的缺損,透過牙醫師根據齒質缺損情形做專業評估,大多數的症狀可經由牙體復型、嵌體、人工牙冠的方式修復。但當齲齒發生在牙根深處而臨床上無法治療修復,或因齲齒範圍過大導致齒質結構弱化而無法承擔咬合力量時,牙醫師將建議患者拔除患齒。
(3)牙根斷裂:
常見的牙根斷裂好發在牙齒外傷、齒質結構脆弱及咬合力量較大的患者。一旦牙根表面出現裂痕延伸至牙根深處,目前尚無治療方式能夠修復;而牙根表面細小的裂痕將成為細菌感染通往牙根深處擴散的途徑。因此,一旦確診為牙根斷裂的牙齒,牙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盡早拔除患齒以防感染擴散。
人工植體的治療評估與維護
(1)系統性疾病與患者狀況評估:患者的治療前狀況,包含是否有牙周病、抽菸、糖尿病、骨質疏鬆、服用雙磷酸鹽類藥物等全身性情形。建議於手術之前先經由醫師專業評估後再安排治療。
(2)硬組織:主要是評估患者缺牙區齒槽嵴的條件,良好的骨質與骨量是人工植體成功的基石。藉由術前口腔斷層掃描的拍攝及牙醫師專業的評估,可給予患者較理想的手術治療計畫,可提高整體治療的成功率。
(3)軟組織:主要是評估患者缺牙區角化黏膜的狀況,足夠的角化黏膜對於植體周圍組織有較佳的保護效果,對於患者在清潔維護及舒適度上也都有較理想的表現。
(4)清潔維護:植牙重建完成後,正確的口腔清潔與維護是人工植體長期成功的關鍵因素。疏於維護或不正確的清潔方式都可能造成植體周圍組織的感染及破壞;牙刷、牙線、齒間刷、超級牙線等清潔工具在專業人員衛教之後正確地使用,並記得定期回診追蹤維護都是維持植體長期穩定的不二法門。

﹝門診時段﹞
高醫:週二、週三下午。
牙科門診部:週一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