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除了用藥物控制血壓、血糖之外,「該怎麼吃?」常令病人與家屬感到煩惱。有部分病人一開始接受糖尿病飲食衛教,隨著病情進展需改變成慢性腎臟病低蛋白飲食,兩種飲食原則的差異讓病人無所適從。營養師為腎友們說明如何從飲食下手,維持腎臟功能。
「腎」利飲食好體力,足夠熱量低蛋白飲食
足夠熱量: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吃得夠」?一則為營養師進行評估,二則為監測體重變化。腎友們經常忽略油脂攝取之重要,多以清蒸水煮烹調,造成熱量攝取不足而體重下降。然而,快速體重下降會引起身體蛋白質分解,增加含氮廢物產生,加重腎臟負荷。
食慾不佳時,利用以下食材變化不同菜色或點心,以增加熱量攝取,如:煎蘿蔔糕、炒米粉、粉圓甜湯、芋頭西米露等。

低蛋白飲食:適用對象為第3b-5期慢性腎臟病人或其他經醫師或營養師評估需限蛋白之腎友。低蛋白飲食定義是一天攝取的蛋白質量為0.6~0.8克/每人每公斤體重,約是一般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的一半。
蛋白質來源又分為高生理價與低生理價蛋白質,每日飲食要選擇50%以上的高生理價蛋白質食物;避免低生理價植物性蛋白質食物,如下表所示:

控制血壓必「腎」法,避免攝取過量的鹽分
日常飲食可適度用醬油鹽調味,而幾種可能為鈉攝取過量的情況,如:愛喝湯、飯要淋肉汁菜湯、沾醬料、嗜罐頭加工品,建議腎友戒除以上飲食習慣。
謹「腎」平衡電解質,磷鉀攝取因病情而異
如果您沒有高血磷、高血鉀時,不需要嚴格限制高磷或高鉀食物攝取,因過度的限制容易造成營養不良。

傷「腎」地雷不要踩,禁食楊桃及不明偏方
對於慢性腎臟病人,禁止食用含有神經毒性的楊桃。目前並無特殊可治癒腎臟病的神藥,所以腎友不能隨意聽信偏方、迷信電台或廣告。一般市售的綜合維他命礦物質的補充劑也不適用腎友,如有需要,建議可諮詢醫師或營養師選擇腎友專用的產品。
除了注意平日飲食外,也需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包含攝取足夠水分及配合醫囑的用藥習慣,才是腎臟最佳保健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