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高齡化的社會中,有越來越多的老年病友,常會發現心搏過慢的問題,部分的心搏過慢會對病友造成危險:輕則頭暈,虛弱無力,運動耐受力缺乏與氣促甚至昏倒等症狀;嚴重甚至有猝死等造成生命危險的狀況。這些心搏過慢的疾病主要包含兩大類,一是病竇症候群,二是房室結傳導阻滯,這兩類的疾病都可能讓病友產生上述的症狀及風險。這些疾病可不可以用吃藥治療呢?這些疾病由心臟專科醫師詳細檢查診斷確診後,往往只有植入心臟節律器才能補救。
心臟節律器置入術已經是行之有年的手術,從1950年代就開始發展,近年來已經成為成熟穩定有效的治療,傳統的心臟節律器包含了節律器與導線兩個部分(圖一A),節律器有一定的大小與厚度,手術中需其將埋在前胸的皮下組織也因此在前胸會有留下傷口,而導線必需經由靜脈穿刺的方式,將其置放到心臟中;但在2016年起,最新一代的微型節律器(圖二B),不但體積小而且無導線留置,直接將節律器與導線合而為一,直接植入心臟內,甚至比新台幣的十元銅板還小!
傳統心臟節律器的置入手術已是成熟的技術,但仍然會有一些可能的風險,例如前胸傷口的出血/血腫及感染,或因導線置放造成的氣胸/血胸等這些併發症。而最新型的無導線節律器幾乎不會發生。最新型的無導線節律系統是利用心導管微創手術的原理,只需在鼠蹊部打針引進導管,然後執行無導線節律系統置入手術。不需插管,亦無遺留長長的傷口,住院時間短,恢復時間快,對於老人家或者不希望前胸有傷口的病友來說,著實是一個福音(圖二)。
高醫體系心臟醫療團隊一向致力於新醫療技術/手術治療的發展,當然也包含了這一項最新型、世界最小的無導線節律系統手術。本團隊至今為止已裝置十例以上的無導線節律系統,是南部執行最多例該手術的醫學中心!其中接受該手術最老的病患甚至高達94歲!該病患在接受該手術前,因心搏過慢而有頭暈、氣促及運動不耐受等現象,在接受無導線節律系統治療之後,其症狀得到大幅改善,讓老伯得以重新回到日常的生活,且不需要為了節律器的傷口照護而擔憂!我們希望透過更多的努力及更精進我們的醫療技術,讓高醫心臟醫療團隊能成為南部民眾施行該手術的首選。


圖二.在一位老年病患裝置最新型的無導線節律系統。
病患之胸部X光可見在心臟內置放了一個微型的節律器系統(紅色箭頭)。
﹝門診時段﹞
高醫:週一下午心內二診、週四下午心內四診
大同醫院:週五上午 心內一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