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這次的抗凝血指數有達到目標範圍內,非常標準喔!」
今天林阿姨來醫院抽血檢驗抗凝血指數,抽完血便至抗凝藥師門診報到,這是林阿姨近一年內第六次來到抗凝藥師門診追蹤抗凝血指數了,她期待著與藥師討論這一次報告結果與分享近期生活的改變。
高醫於2017年8月設立抗凝藥師門診。經由醫師門診評估,將服用抗凝血藥物且需要藥事服務的病人轉介至藥師門診。其中藥事服務項目包含(1)首次服用抗凝血藥物用藥指導、(2)副作用評估及追蹤、(3)多重用藥之用藥整合與評估、(4)抗凝血指數偏離目標值之協助照護、(5)其他諮詢及協助衛教。
臨床上抗凝血藥物主要用於預防中風、血栓形成。然而有些病友因不清楚自己為何需服用抗凝血藥物,光看藥袋上有出血副作用就自行調整藥量甚至拒吃此藥,無疑是讓病友本人暴露在栓塞的危險當中,對於上述病友,抗凝藥師門診可提供用抗凝血藥物用藥指導,指導內容包含藥物基本認識、為何服用此藥、正確服藥方式、忘記服藥處理方法、藥物副作用和症狀認識、發生副作用應變方法及服藥注意事項等,增進病友對疾病與藥物的認識。
抗凝血藥物藥效可能因每個人身體狀況不同(如肝腎功能變化)或飲食習慣大幅度改變而影響抗凝血藥物藥效,若抗凝血藥物在體內藥物濃度過低易有栓塞風險,過高則可能有出血的風險。因此配合醫師指示定期抽血檢查抗凝血指數及肝腎功能是預防栓塞及出血風險的不二法門。而藥師門診藥師可依抽血檢查數值,如抗凝血指數、肝腎功能數值進一步與病友解釋並共同討論是否近期生活習慣的改變可能影響檢驗數值,再回饋給醫師共同為病友量身定做合適的藥物治療模式。
此外大部分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主要診斷為心房顫動,此族群年紀偏向高齡,且常合併有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衰竭、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而心房顫動病人若合併有上述共病症,則其發生栓塞中風之風險又比未有這些慢性病的族群來得高。如何增加病友認識這些潛在風險又更是一大課題。藥師門診藥師除了幫忙監測抗凝血指數及肝腎功能是否影響病人抗凝血藥物藥效外,也可幫忙追蹤其他檢驗數值,如血壓、血糖及血脂數值,讓病友更瞭解吃的藥物是為了什麼疾病,進而增進病友服藥遵從性,同時也會詢問病友目前服用的保健食品,進一步評估是否與目前服用的藥物互有影響,為用藥安全把關。

圖.抗凝治療門診使用的衛教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