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十大死因中,除卻惡性腫瘤以外,包含腦血管、心血管、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變等,皆與全身動脈粥狀硬化相關。回顧這二十幾年來,降膽固醇藥物大幅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除了有效降低血中膽固醇,還能夠穩定動脈粥狀硬化斑塊。國內外降膽固醇藥物治療指引不斷將血脂治療目標下修,不僅反應出降膽固醇藥物對於心血管風險終身控管的重要性,更指出高危險群病患必須及早使用藥物來做次級預防、LDL-C數值越低越好,其背後的精神,根據高醫血脂生科研究中心近幾年的研究,其實就是高危險群病患體內有過高比例的動脈硬化毒性LDL膽固醇。
高醫大在十年前,先後派遣了三位醫療人員遠赴美國德州醫學中心進修有關血脂與動脈粥狀硬化的研究。在美國陳珠璜教授的指導,以及兩位前院長許勝雄教授和賴文德教授的支持規劃下,順利的移植了陰電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的分離與純化技術進入高醫大校園,不同於過去基礎實驗中所用的人工氧化
LDL
(ox-LDL),我們利用超高速離心機、搭配陰離子交換樹脂搭配快速蛋白質液相層析法,憑藉電荷(charge)特性,可以真正從人體分離出陰電性脂蛋白膽固醇。陰電性脂蛋白膽固醇顆粒整顆球體帶有極大的負電性,這源自於顆粒的表面蛋白被後轉錄修飾及脂質酸敗裂解。依照負電性,我們可以找到帶有動脈硬化毒性的
LDL-C 顆粒,測定其濃度並作毒理分析。
不同於身體大部分 95-99%沒有細胞毒性的純LDL(或
L1),極陰的陰電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或L5)在非常低濃度下就會產生內皮細胞凋亡的特性。再者,單純的 LDL-C(L1)
是透過平常肝臟的 LDL-R 接受器所結合由膽汁排出,然而極陰的陰電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顆粒(或 L5)則是透過LOX-1
結合,著床在血管內壁,進而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發炎反應。最近論文發表已證實糖尿病患者、穩定心絞痛患者的L5比例可高達5-10%,急性冠心症的病患甚至可高達20%以上,一般的健康受試者很少超過1%。
目前高醫生科血脂研究中心已經能提供病患自費的L5%
檢測項目選擇,提早評估心血管疾病風險,避免不必要降膽固醇藥物暴露。L5濃度變化更可評估降膽固醇藥物療效,精準反應病人心血管疾病風險。核心實驗室也研發出全世界唯一可以少血量(20ml)檢測陰電性脂蛋白、最快1.5天提供正式檢驗報告。本項自費L5%
檢測項目,也在去年榮獲2019國家品質標章SNQ認證。有鑑於國人膽固醇藥物用量龐大與心血管疾病重要相關性,此毒性血脂顆粒檢測特色醫療將大幅影響臨床醫療處方行為。血脂生科研究中心也正積極研發有效廓清陰電性脂蛋白膽固醇顆粒的新方法,希望未來針對血脂異常、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甚至逆轉老化,能有新的治療契機!


﹝門診時段﹞
高醫:週五上午
大同醫院:週一下午、週三下午、週四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