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疾病是成人常見的疾病,包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年齡相關性黃斑部退化、高度近視黃斑部病變、黃斑部皺褶、黃斑部裂孔、視網膜動脈或靜脈阻塞、視網膜剝離、視網膜破洞等等。近年來視網膜影像檢查技術有長足的進步,各項檢查相輔相成有助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追蹤。本院設備齊全在此簡略介紹如下。
眼底攝影:
是最傳統的視網膜影像檢查,相較其他檢查成本低且無侵入性,至今仍是不可或缺的紀錄方式。免散瞳眼底攝影更被廣用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檢,也是遠距醫療方便的工具。
超廣角眼底攝影:
是近幾年的新發展。有別於傳統的眼底攝影,一次即可照到大範圍的視網膜。除非病眼有角膜混濁或嚴重白內障一般不需散瞳即可完成。唯成本高較少被用於傳統篩檢,但對關心自我健康又不願費時散瞳的病人是極佳的選擇。
螢光血管攝影(FAG):
為侵入性的檢查,須從靜脈打入螢光素顯影劑,經血液循環到達視網膜的血管後,再藉由特殊的相機發出藍光激發顯影劑產生黃綠光後由相機拍攝下來得到一系列的視網膜血流動態分布圖。攝影使用的螢光劑經由腎臟代謝,所以24小時內尿液會呈橘黃色,皮膚也會稍微變黃。
血管眼底紅外線循血綠攝影(ICG):
傳統之眼底螢光攝影雖然可診斷大部份視網膜之疾患,但是由於它所激發的螢光無法有效地穿透視網膜下方之出血、滲出物以及色素層,因此對於較深層之脈絡膜病變無法精確地定位。需利用循血綠取代螢光素做靜脈注射,更能精確地顯現病灶。對於診斷亞洲人較常見的多足型脈絡膜血管病變尤有幫助。
眼部光學同調性斷層掃瞄儀(OCT):
可說是近年來視網膜影像檢查最具指標性的突破。它是利用紅外線波長的雷射光對視網膜做掃描,可提供視網膜各部位高解析度的橫切或縱切剖面之3D
影像。若以樹木做比喻,包括樹皮一層一層的肌理也能躍然眼前,已成為視網膜疾病診斷不可或缺的利器。
光學同調性斷層血管掃瞄儀(ANGIO OCT):
是OCT的進階突破,免注射顯影劑即可偵測視網膜動態血流產生之微小訊號,進而清晰呈現出眼底血管細微的構造。透過此技術與影像可使醫師在臨床上更精準地診斷是否有脈絡膜新生血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血管阻塞等疾病。因無需注射顯影劑大大的降低病人的風險及痛苦,唯無法測得血管滲漏,尚未能完全取代螢光眼底攝影檢查。對於銀髮族、高度近視或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高風險的病人,ANGIO
OCT搭配超廣角眼底攝影是目前眼科高階健檢最佳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