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統計,在已開發國家,造成成人失明的原因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主要原因之一,在罹患糖尿病的病患當中,有接近四分之一的患者會產生視網膜病變,而且失明的危險性也比正常人高出25倍。糖尿病對人體的影響除了容易發生在心血管、腦血管以及腎臟病變之外,也常常造成視網膜的微細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通常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反應不佳,造成血糖上升,長期下來會導致視網膜微血管代謝不正常,使血管出現出血、滲漏、阻塞等症狀,嚴重的產生血管新生甚至出血或視網膜剝離。若滲漏到眼睛視力中心的黃斑部上,形成黃斑部水腫,會造成視力模糊、視物扭曲、甚至會產生黑影等情況。
目前對於糖尿病引起的黃斑部水腫的治療方式有雷射、類固醇、手術和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等方式。視網膜雷射雖然能減少血管滲漏,但通常無法改善視力,而且可能會產生永久性的疤痕;至於眼球內注射類固醇可以減少眼內發炎反應、進而改善黃斑部水腫,有些人可能會造成眼壓升高及白內障形成或惡化較不適合用於尚未開過白內障或青光眼患者,。在手術部分,則不是每位病患都需要。目前,除了眼球內注射類固醇之外,
在眼球內注射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也是另一種新的治療方式,可以抑制新生血管的增生,促進黃斑部水腫的吸收,目前國內健保對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及長效類固醇製劑採事前申請有條件給付。
至於預防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還是積極控制血糖,例如飲食控制、規律運動、正確用藥、定期追蹤。一旦視力出現模糊、黑影和扭曲情形,盡快至眼科檢查。


﹝門診時段﹞
高醫: 週四上午眼科二診
大同醫院: 週一上午、週二夜間、週五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