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健康」專刊-祝爸爸節快樂
2020.08 第40卷第3期 執行編輯:李政學.周以和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解尿不順誰人知—淺談良性攝護腺肥大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 泌尿科   古筱菁 主治醫師 (109年8月)

65歲的郭先生過去向來自豪鮮少生病,但近年來因尿流變細變慢、頻尿、甚至多次夜尿的情形,深感困擾也變得不敢出遠門。在太太的鼓勵下,終於來到泌尿科門診求助,檢查發現解尿速度慢且殘餘尿量多,在超音波下更看到明顯肥大的攝護腺。這樣的症狀是否似曾相識呢?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的社會,越來越多中老年男性會面臨到伴隨而來解尿不順的議題。民眾常有以下的疑惑,何謂良性攝護腺肥大及如何診斷? 攝護腺就是前列腺,其位於膀胱出口正下方包圍著且接著尿道。主要功能有:1) 括約肌的功能調節排尿及引導精液射出、2) 所儲存及分泌的攝護腺液為精液的重要成分,提供精子養分,幫助精蟲活動、3) 為男性荷爾蒙轉化為活性的二氫睪固酮(DHT)的主要地方。

所謂攝護腺肥大,意即腺體良性增生的變化,體積增加壓迫到尿道,產生解尿不順的症狀,需注意的是這並不等於攝護腺癌。且攝護腺肥大的程度和臨床症狀未必是成正比的。

一般而言,初步的檢查包括:1)病史詢問、2)肛門指診確認攝護腺的形狀質地、是否有異常硬塊或發炎疼痛的情況、3)經腹或經直腸攝護腺超音波測量攝護腺體積大小、4)血液檢查攝護腺特異抗原(PSA)、5)尿液檢查檢驗是否尿道感染或血尿、6)功能性的檢查:尿流速及殘尿檢查等。

患者最關心的治療的選擇來說,可以分為非侵入性的藥物治療及侵入性的外科手術治療。事實上並非所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一般會從藥物開始,目前主要的兩種藥物包含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與男性荷爾蒙抑制劑。前者放鬆尿道旁的肌肉使小便順暢;後者控制攝護腺細胞的增生,使肥大的攝護腺變小。多數病人在藥物控制下,症狀即可改善。而不需手術治療的患者仍須至泌尿科門診定期追蹤。

何時需考慮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呢?一般若是經藥物治療仍效果不佳,或是出現膀胱結石、血尿、反覆泌尿道感染、急性尿滯留或造成雙側腎水腫進而引起腎衰竭時,則必須考慮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手術方法以沒有傷口的內視鏡攝護腺手術— 經尿道攝護腺電刀刮除術為主,針對高齡、攝護腺體積較大或有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為減少術中出血及術後攝護腺出血的情形,則經尿道雷射手術 (汽化或庖除)是安全性更高的選擇。

年紀老化是攝護腺增生的主要原因,攝護腺病變與荷爾蒙、環境及飲食有關,有沒有什麼日常保健方法呢?最重要的還是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方面多攝取高纖蔬果、適量攝取含鋅 (如南瓜子、牡蠣、海鮮、堅果類)、茄紅素(如番茄及蕃茄製品)的食物、避免高油脂及刺激性飲食、保持適當的運動、避免肥胖。

總之,良性攝護腺肥大雖然不會致命,但其相關症狀可能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引起併發症。故若有解尿不順等攝護腺肥大症狀的困擾,不要置之不理,尋求專業醫師的幫助,可以得到釐清及獲得最佳治療。

﹝門診時段﹞
小港醫院:週一下午、週一夜診
                    週四上午、下午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