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致力推廣身障桌球運動的我,目前為高雄醫學大學體育教學中心助理教授,也是中華民國殘障體育運動總會桌球項目的國家隊教練,從小學二年級開始接觸桌球運動訓練,擔任選手時期所屬中國石油球隊,最高成就為青少年國手與大專運動會公開組團體冠軍。大學時期跟著老師與學長姐一起協助身障桌球國際賽事,並開啟了對身障桌球的付出,看著身障桌球選手受限於坐在輪椅上只靠上半身打球、與穿戴義肢的選手們奮不顧身地去追逐小白球的畫面,內心很震驚也很感動,更懂得知足與珍惜自己擁有健全的四肢可以做任何事,希望身障朋友們都能好好運動增加復健的挑戰度。
在擔任國家隊教練的這些年,常要集訓與到世界各地征戰,與選手之間就像家人般熟悉並彼此互相扶持幫忙著,這些年除了比賽訓練外,印象最特別的幾件事,是我當初沒想過當教練會遇到的狀況。
在巴西參加比賽時,脊椎損傷選手的屁股跟大腿處褥瘡發炎感染,第一次看到深可見骨的傷口,每一層的皮膚、肌肉、脂肪、骨頭跟神經都看得清清楚楚,當下一陣反胃噁心,幾天下來都不敢吃肉,在協助醫師幫選手清理傷口的過程當中,觸碰到神經時腿部會有反射動作,當下感覺選手一定很痛,難過得要掉下淚;斯洛維尼亞比賽時,選手發生脫肛,一坨腸子外露在肛門口,領隊與管理老師先行帶選手至醫院就醫,比賽結束後整團回國,留下我與管理陪伴選手在當地住院治療,醫院醫師不敢開刀只能簡單保持傷口清潔,所以住院期間,我每天看醫師邊學怎麼幫選手清理腸子,因為離開醫院那一刻就得自己處理傷口,且要照顧的是腸子不是一般傷口,也怕上飛機有氣壓關係造成腸子破裂等各種狀況,幾天後狀況較穩定一些,備好清理傷口的相關用品出院想趕快回台灣,好不容易抵達機場也是困難重重,所幸領隊老師跟華僑協助最終順利登機,在機場與飛機上,每幾小時都要幫選手清理腸子的排泄物跟液體,好讓傷口保持乾淨不發炎,一下飛機出關馬上上救護車直奔醫院開刀;在中國移地訓練期間,輪椅選手因為子宮肌瘤造成血崩,就診後插著尿管很不舒服又流出很多血,選手哭著打電話來,我直奔跑回飯店安撫好選手的情緒,再幫選手將床上跟身上有用到血的都換下洗掉,看著另一位家屬協助幫忙拔除尿管當下,在想身障教練的我是否需要學這些醫護專業的技能?因為照顧身障選手的身心狀況不比一般選手簡單。
因為長期帶身障桌球運動,也讓聽障桌球選手慕名而來請益,運動醫學系研究所的陳千霏同學是一名聽障桌球選手,在念成大時期每天從台南坐火車來高醫訓練備戰聽障國際賽,大學畢業後積極考取上運動醫學系研究所,她的毅力與努力感動著我希望能幫助到她,能在聽障桌球領域為台灣發光發熱。
透過桌球運動訓練,能讓身障朋友覺得比復健更有挑戰性也較有樂趣,希望能有更多的身障朋友走出戶外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更盼各界給予身心障礙選手支持與鼓勵,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台灣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