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忙碌的生活過完,躺在床上開個小燈,拿起手機平板滑滑滑,許多爸爸可能都是這樣享受一個人的小確幸。卻發現看近變得很吃力,看報紙書刊或手機時必須拿遠一點,才看得清楚。或長期下來眼睛痠、乾、澀,再怎麼眨眼也不舒服,有時候淚水因為眼睛刮刺感而不自覺流出。嚴重的情況,甚至開始看東西變模糊,影像並扭曲變形,感覺彷彿隔著一層水般。現代人壓力大,為家人打拼的上班族爸爸可能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尤其是電視、電腦、手機佔據了我們生活的絕大部分娛樂,甚至上班也都是需要盯著螢幕工作,對眼睛的刺激也比以往大大增加許多。有這種不舒服的症狀出現時,建議忙碌的爸爸們,讓眼科醫師為您評估。
以上的症狀,有可能是老花眼、乾眼,甚至是俗稱的眼過勞。
老花眼,是眼睛的調節能力降低,出現近距離閱讀、工作的困擾,這是一種生理自然老化的過程。一般而言,四十歲左右會有此現象。但發生年齡的早晚會因人而異。要減輕老花眼的症狀,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配戴老花眼鏡,另外也可以依據個人需要配戴雙焦點、三焦點或多焦點漸進式的鏡片。坦然面對老花眼,接受配鏡,可以讓近距離的工作更有效率,也能減輕眼睛的負擔。
乾眼症可能會眼睛酸澀、或是感覺眼睛裡面有異物感。會不自覺頻繁眨眼或是眼睛發紅,佈滿血絲。或視力短暫性出現模糊,有薄霧感,眨幾下眼睛或閉眼休息一會兒才能夠恢復。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用眼過度。長時間使用容易發出藍光的3C產品,過於專注使得眨眼次數減少,眼球滋潤不足,建議每看螢幕30分鐘,休息十分鐘。
眼睛不適還是建議先到眼科門診就診,了解是否單純為乾眼問題,或是有過敏、自體免疫等其他疾病。在門診,眼科醫師能夠藉由問診,安排淚液分泌試驗、角膜結膜染色試驗或是其他相關檢查,來分別病因及嚴重度。除了針對乾眼的病因對症下藥,眼科醫師會做正確的衛教,開立眼藥水如人工淚液幫助滋潤眼球。其他如消炎成分的眼藥水、抗過敏的抗組織胺眼藥水、需要時或睡前使用的眼藥膏,都是醫師評估患者後可能開立的藥物。
此外,「中心漿液性視網膜病變」是一般俗稱的眼過勞,好發於30到50歲的男性,目前致病原因不明,研判與壓力大、容易緊張、生活勞累、情緒波動大等原因有關。看東西的影像會無故放大、縮小,對色彩敏感度也降低,影響視力的情況較嚴重。有此症狀出現時,建議盡早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藉由眼底螢光攝影檢查,以查明是何處造成黃斑部視網膜下積水,也可以和其他黃斑部病變做鑑別診斷。一般而言,約有八至九成的患者,其黃斑部水腫會在三至四個月內自行吸收。若首次發作,通常可先觀察三到四個月,等待自行吸收的機會;如果四個月尚未恢復,或是以前同一眼或另一眼曾經發作過且造成視力下降,或者工作需精密視力,可由眼科醫師評估是否適合進行雷射治療。
學習放鬆、調適心境,控制壓力與情緒,減輕壓力、充分休息、適度的運動,帶家人出遊,減少宅在家看電視滑手機,多看遠方的景色大自然,可以幫助眼睛放鬆。身為家裡重要支撐的爸爸,怎麼能被輕易擊倒呢?好好照顧自己,才能好好照顧家庭,有眼睛症狀出現時,及早尋求眼科醫師協助,早期發現以便早期治療。
﹝門診時段﹞
李怡萱醫師 週二下午眼科6診、週五上午眼科3診
許淑娟醫師 週一、週三上午眼科六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