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現代科技所賜,當我們到不熟悉的地方或迷路時,只要拿出GPS或者使用google
map等電子地圖就可以立刻定位出我們所在的位置,並且指引我們找到目的地。有了這種導航的技術,我們可以精確的知道方向並且縮短不必要的迷航時間。同樣的道理,在現代醫學領域中也有導航的技術幫助醫師們精確的定位出身體內的結構和病灶,使醫師們可以精確的診斷及治療疾病。
而目前導航系統在牙科領域也多有應用,最常聽到的就是搭配植牙的手術,但其實不只植牙還有一些口腔外科相關的手術也可用導航技術來搭配。有些人會問為什麼需要導航呢?其實就像我們找路一樣,因為有許多建築物、路樹等障礙物,讓我們無法直接看到目的地,因此藉由導航我們可以知道如何最有效率地繞過這些障礙物來到達目的地。同樣在牙科治療時也常遇到許多障礙物,例如口腔內甚至顎骨內有較大且深層的病灶,需要外科手術切除時,為了減少對周邊組織的傷害,我們可以使用導航系統來定位,規劃出最理想的手術途徑來清除病灶,又或者是在植牙時需要精準的放置植體,而我們藉由導航系統確認植體的位置,日後就可以獲得理想的假牙位置與型態。
目前牙科在口腔外科或植牙手術時最常使用的是靜態的引導,通常是藉由術前拍攝2D的傳統X光片及3D的電腦斷層
(CBCT),我們可以看到牙齒、齒槽骨、上下顎骨、鼻竇、下齒槽神神經血管等重要的口腔結構,藉此做為術前的評估和規劃。但是這種靜態的技術,往往在執行實際手術時會有一些落差,導致實際操作時不能百分百的確定手術的位置以及手術的深度。如同開車時在地圖上事先畫好路線,但實際上路時不能及時反應出實際的路況和所在的位置。
近年來開始發展的導航技術
(navigation),除了一樣可以在術前做精確的規劃,更可以在術中提供牙醫師即時的定位,使牙醫師能更確實的執行術前的計畫,也可以即時的了解手術進行到的位置和深度,避免傷及周邊重要的神經血管和組織。有了導航技術,手術時如同開車時擁有GPS定位系統,上路時即可得知目前所在位置,並確認是否朝正確的方向前進,因此可以讓手術流程變得更精準更有效率。
導航系統包含有軟體和硬體配件,軟體部分需要將術前的電腦斷層檔案整合到導航的系統內,藉由軟體做手術的規劃,並可以運用軟體設計出手術定位的導板,之後在導板上加裝導航感應元件。而硬體方面則是有上述提到的定位導板,以及植牙手機,和負責接收光學訊號的機器等,牙醫師操作時需要先做好定位的校正並搭配對系統有良好的熟悉度,就可以將手術的誤差降到最低,避免傷及手術區域的重要組織,並且縮短手術的時間,尤其針對臨床上複雜的案例,我們可以使用導航系統來輔助,雖然要多了一道程序和花費,但對病患和牙醫師雙方都有相當大的助益。
﹝門診時段﹞
家庭牙醫科 週一上下午、週二下午、週三上下午
牙周病科 週二上午
牙科門診部(院外門診):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36號
週四上午、下午 週五下午、夜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