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數位新時代」專刊
2020.10 第40卷第5期 執行編輯:李坤宗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殘餘齒活動假牙之製作
【回本期目錄】
補綴科   賴珮翎 主治醫師 (109年10月)

「醫師我一定要拔牙嗎?」這是診間患者很常問的問題。很多人擔心牙醫隨便拔牙,造成牙齒數量損失。然而牙齒拔不拔,牙醫師有著專業考量,例如牙齒有嚴重蛀牙造成齒質損失過多,剩下的牙根無法被利用做牙套,這跟牙齒動搖度無關,如同鋼筋裸露的房子並不是補強即可原地蓋房屋,有時需要的是整個剷平才能重建。

另一個常見的拔牙原因是包圍在牙齒周圍的骨頭流失達到一定的程度,如同地基受損而無法負荷整棟大樓的重量,表現在牙齒上,就是無法承擔吃東西所產生的力量。而這些有問題的牙齒,是保留或者拔除,在臨床醫師會有基本治療規範需要遵守,患者若有疑問應與治療醫師詳細討論,求得共識,相信牙醫師本著專業會做出最適合的治療計畫。

若牙醫師評估牙齒可以保留下來,那下一步呢?一般來說動搖度較大的牙齒通常無法單獨支撐假牙,需要特殊處置,例如抽神經後將牙齒修短,改變臨床牙冠牙根比例,如此可以改善動搖度,並提高支撐假牙的可行性。根據不同的牙齒狀況,牙齒會有不同設計,常見設計有蓋冠,磁鐵蓋冠,雙重牙冠等等,並搭配活動假牙,恢復美觀與功能。

因為保留了部分牙齒,患者在適應新活動假牙的過程與全口假牙相比更容易上手,咀嚼能力也比較好,活動假牙不容易脫落與晃動,舒適度也較佳。若將來牙齒因為又發生齲齒或牙周病導致需要拔除時,活動假牙不一定馬上需要重新製作,減少花費與製作新假牙時間。
然而因為牙齒需要歷經抽神經與牙周病治療,方能進入製作活動假牙階段,而且需要將保留下來的牙齒一一套上蓋冠後再製作活動假牙,與全口假牙製作時間相比來得較久,需要多一點耐心配合治療,請務必耐住性子,以便獲得最好的治療品質。

﹝門診時段﹞
週二、週四上午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