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數位新時代」專刊
2020.10 第40卷第5期 執行編輯:李坤宗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3D電腦斷層在正顎手術定位板的運用
【回本期目錄】
口腔顎面外科   陳俊明 主任 (109年10月)

顏面畸形患者的病因,大多數來自於上下顎骨發育的畸形,包括上下顎骨形態大小和方位等都會造成兩顎骨間關係的異常,造成異常咬合,或其他相關的顏面外觀畸形等問題。由於顎骨發育的異常,破壞了臉型之和諧,影響到患者心理狀況。在生理機能方面的障礙,會因為牙齒不能正常的咬合,導致咀嚼功能受到障礙,食物的咀嚼不良,亦就是增加胃的負擔,會影響到營養的吸收,進而影響到生長及發育,此外也有發音上的問題。

顏面畸形患者通常是利用頭頸部的X光片來做診斷與評估,目前頭頸部與口腔領域的放射學檢查有好幾種,包括2D平面影像的X光片,例如頭部的側面及前後向X光片,牙科單齒的X 光片〈根尖片、咬翼片〉、牙科環口X光片等等,以及一般傳統電腦斷層。2D平面影像的X光片無法提供3D的影像,因為缺乏立體角度的關係,導致無法精確判斷解剖構造的所在。

另外,2D平面影像的X光片也有放大率的問題。一般傳統電腦斷層的影像雖能提供3D影像,但也常常會因口腔內的牙科補綴物及矯正器等等金屬材料的干擾,而造成3D影像的瑕疵,增加判讀的困難,甚至無法判讀的情況。而且,傳統電腦斷層的影像產生的輻射線劑量較高。隨著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的快速發展,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輻射劑量低於一般傳統電腦斷層,而且錐狀束電腦斷層影像受到口腔內的金屬材料的干擾大幅減少,大大提升口腔疾病的診斷。因此,越來越多的醫院與牙醫診所設置錐狀射束電腦斷層掃描,提供簡捷與輻射線劑量小之3D影像,讓患者得到更為正確的診斷與精準的治療。

正顎手術是用來治療顎骨發育畸型的手術方法,目前已有許多不同的改良方法,其中最常被運用的有下顎枝矢向劈裂截骨術和下顎枝垂直截骨術。而正顎手術必須透過頭頸部X光片影像,來規劃安全的骨切線位置,由於CBCT通過3D立體重建圖像可清晰顯示正顎手術骨切線部位,與周圍重要解剖結構的位置關係,並能準確定位下顎孔的入口處、下齒槽神經血管束、下頦孔、鼻腔和上顎竇底部等重要結構。因此,CBCT有效地運用於上顎骨手術定位板的設計(圖一),和下顎骨下顎枝矢向劈裂截骨術(圖二),與下顎枝垂直截骨術手術定位板的規劃(圖三),保護重要的神經與血管,避免產生手術中與手術後的併發症,以及手術後骨骼穩定性與型態的追蹤與評估。

﹝門診時段﹞
週二下午、週四上午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