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專刊
2020.11 第40卷第6期 執行編輯:周秉松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中風後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
【回本期目錄】
復健部   黃怡靜 醫師 / 陳怡媜 助理教授 (109年11月)

隨著人口高齡化的增加,愈來愈多的中風患者即便接受過急性醫療處置,慢性失能的情形仍然存在。失能衍生出許多後續問題,包括復健安排、長期照顧人力、看護費用等等,對醫療體系、家庭、社會照顧都是重大負擔。雖然全民健保給付治療疾病所需之相關醫療費用,但跨醫療院所急性後期病人轉銜系統尚待整合,而急性後期之醫療照護模式(Post-acute Care以下簡稱PAC)的建構就是期望透過病人垂直整合轉銜系統,並提供整合性照護,以提升功能,協助改善上述問題。腦中風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試辦計畫自民國103年起試辦至今,全國已有多家醫療院所加入。

何謂PAC ?

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模式(PAC)是指依個別病患的失能程度,在治療黃金期內立即給予積極性的整合照護,以協助病人能恢復日常生活功能,減少依賴度與降低失能嚴重度。此方式將可減少後續再住院醫療費用、減輕家庭及社會照顧負擔,也可以強化急性醫療資源配置效率,並且與長期照護服務無縫接軌。

PAC參加對象

一、急性腦血管疾病(發病後30天內,特殊狀況得延至40天)之病人,醫師評估其醫療狀況穩定,有中度至中重度功能障礙(MRS 3-4級),經醫療團隊判斷具積極復健潛能者,可選擇轉至符合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試辦計畫資格並評選通過之醫院。

二、醫療狀況穩定的定義:

1.神經學狀況:72 小時以上神經學狀況未惡化。

2.生命徵象:血壓、心跳、體溫 72 小時以上穩定或可控制。

3.併發症:感染、血液異常、胃腸道出血等,治療後穩定或可控制。

三、具積極復健潛能判定原則:

1.具基本認知、學習能力與意願。

2.具足夠體力:支撐下能於輪椅或床緣至少維持一小時坐姿。

3.能主動參與復健治療計畫。

4.具足夠家庭支持系統者為佳。

PAC如何運作 ?

經評估符合轉介條件後,病患與家屬可依照護與就醫的方便性選擇急性後期照護醫院,唯須符合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試辦計畫資格並評選通過之醫院。轉介至急性後期整合照護之病友,於評估其活動功能、語言、日常生活功能、吞嚥進食功能、營養狀態、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等功能後,於腦中風功能恢復的黃金期內,會安排接受一般強度或高強度復健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等以增進肢體功能恢復或減輕失能程度。總住院天數以3週為單位,每3週需接受完整評估,再依據病患功能進步程度由執行整合照護的醫療院所評估提早結案或是繼續執行計畫。

根據國內執行急性後期照護之相關統計資料顯示,在社區醫院提供整合性急性後期照護可以顯著增進病人功能的恢復,減少一年內死亡率,使病人身心功能、情緒、營養與行動力有明顯的進步。接受急性後期照護的病友其14天、30天內再住院率分別為6.3%、12.9%,住院天數亦較縮短。腦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可提供一有效且品質良好的照護模式。

﹝門診時段﹞
陳怡媜醫師
高醫:週四下午
小港醫院:週一上午、週三上午、週三夜診、週五上午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