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醫療新創」專刊
2020.12 第40卷第7期 執行編輯:黃理哲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睡到一半,手麻到痛醒—腕隧道症候群
【回本期目錄】
骨科部   李天慶 主治醫師  (109年12月)

楊媽媽從事餐飲業,最近發現右手大拇指及中指會有麻麻的疼痛感,原本不想理會這個症狀,沒想到卻越痛越厲害。求助骨科醫師,醫師診斷是腕隧道症候群。

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呢?

腕隧道是位於手腕內側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一個空間,當中有一條重要的神經通過正中神經(如圖一),如果正中神經在腕隧道受到壓迫而造成一些麻、痛、無力等臨床症狀,就是所謂的腕隧道症候群。

我有腕隧道症候群嗎?

腕隧道症候群通常發生在需重複手腕動作的人身上,例如機械技工、木匠、打字員、及家庭主婦等。好發於慣用手,症狀會因為工作或長時間靜止不動而加劇。典型症狀包括大姆指、食指、中指及無名指處有麻木或疼痛感,睡覺到一半可能會痛醒而需要起床甩甩手才可稍稍緩解。神經長期壓迫者甚至會出現肌肉無力及關節攣縮的情形。

女性發生的比例是男性的3—10倍。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在懷孕晚期會出現腕隧道症候群。其他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類澱粉沉積症等病人,也都是好發族群。

如何診斷腕隧道症候群?

主要以病人的臨床症狀,輔以醫師的理學檢查作為腕隧道症候群的診斷。而目前較為客觀的方法是神經傳導檢查,利用細微的電流刺激神經,藉以評估神經的反應以及其受傷程度。然而有10—25%的病人因為神經壓迫程度輕微,而無法出現神經傳導的異常。

腕隧道症候群該如何治療呢?

輕度或早期的腕隧道症候群大多可採保守療法痊癒,包括避免過度手腕動作、服用抗發炎藥以及穿戴手腕護具。使用護具的主要目的是讓患處休息,減少過度手腕動作,至少需使用2—4週。復健治療包括超音波、蠟療、電刺激等方式,往往有助症狀緩解。對於較為嚴重或是對保守療法反應不佳的病人,可考慮一種較新的治療方法:體外震波,依照生物回饋反應而針對受傷組織集中能量給予治療,能有效且迅速治療疼痛。若上述方法療效不佳,則須考慮手術治療。

腕隧道症候群的手術傷口是不是很大?開完刀就沒有力氣了?

這是病人對手術最常見的誤解,有些病人術後無力,其實是神經壓迫時間過久造成肌肉萎縮。手術的目的是切開腕隧道之韌帶以減輕神經的壓迫。而傳統的手術傷口較大,約5—7公分。目前本院骨科部採用的是新型微創手術,傷口約為傳統術式的三分之一(如圖二),有助於縮短術後病人的疼痛及恢復時間。若您或家人朋友有長期的手麻症狀,請儘早就診諮詢,以免長期的神經壓迫導致肌肉萎縮甚至變形唷!

圖一

圖二

﹝門診時段﹞

時段
上午       大同    
下午     高醫 大同    
夜診 大同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