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一年自然生產的產婦數約10~15萬,生產後需要縫合陰道傷口;因年紀增長老化所導致骨盆底陰道壁鬆弛等問題,亦使得陰道自然孔手術需求日益增長,這些私密處的治療、縫合,都要仰賴婦產科醫師的專業與技術。
陰道鴨嘴器在婦產科門診是最常使用之工具之一,多數婦產科醫師在幫女病人做婦科檢查時,都需利用陰道擴張器來撐開陰道,以方便內診檢視或採集檢體。傳統鴨嘴於使用時,醫師要先確定該上顎夾與該下顎夾所需張開的角度,在張開固定或是要釋放閉合都必須不斷旋轉螺帽,再將螺帽鎖固於該螺桿的適當位置,以防止夾傷病患。然而,該螺帽在檢查時若因旋轉太過不甚掉落到地上,則必需重新清洗消毒後,再將螺帽重新裝置固定頗為不便,且旋轉螺帽過程費時耗工且操作不便。此外,自然生產的產婦,傳統產後傷口或陰道手術縫合因傳統鴨嘴撐開器會擋住需縫合部位,必須有住院醫師幫助拉鈎,才能使主治醫師看清楚陰道傷口處加以縫合,在人手較不足時,醫師單獨一人很難操作,且需使用更高價的拉鈎器材,提高手術費用且影響施術效率。
有鑑於以上的缺點,高醫婦產部團隊藉由3D超音波實際反覆量測及測試,進而設計出符合亞洲女性陰道尺寸之U型「縫合用陰道鴨嘴」,提升婦女同胞的舒適度及醫療單位的臨床需求。

須不斷旋轉螺帽調整開合

須不斷移動蛇燈位置調整視角操作不便

手術縫合需他人協助拉鈎

縫合示意圖
﹝門診時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