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常認知功能的個案退化變成失智症之前有一個過渡階段,我們稱為輕度認知障礙,英文為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簡寫為MCI。在這個階段,個案的認知功能表現和他同樣年紀和教育水平的人比已經有比較差的情形,但是大部份的日常生活仍然沒有太大影響。輕度認知障礙主要還可以區分為健忘型(amnestic)和非健忘型(non-amnestic),健忘型主要是記憶障礙為主,而非健忘型則可能會出現語言障礙、注意力缺失、視覺空間技巧退化等其他認知功能障礙。健忘型的輕度認知障礙有可能是阿玆海默氏症、血管型失智症或是憂鬱症的早期表現之一,而非健忘型的輕度認知障礙則可能是其他類型的失智症或是血管型失智症的早期表現。
一些流行症學的研究發現有身體衰弱的個案,和沒有衰弱症的人相比,未來變成輕度認知障礙和失智症的風險都較高,針對這類衰弱症和輕度認知障礙合併出現的個案,我們就稱為「認知衰弱症」,認知衰弱症的個案其認知障礙有可能是神經退化疾病的早期表現,但也有可能是因為身體狀況不佳導致腦力銀行存款不足,在身體狀況改善後,腦力銀行存款增加,認知功能表現就能隨著改善。因此有些學者在診斷認知衰弱症方面強調「可逆性」,就是其認知障礙是有機會改善的。
目前對於認知衰弱症的介入研究仍然不足,當您發現您有身體功能衰退合併腦力退步的情形,目前最好的因應之道還是多管齊下,第一是完整的評估,了解身體的狀況,找出可能可以改善的病因,第二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包含身體活動、腦力激盪、健康飲食、心理調適等等,第三則是積極參與復能計畫,改善自己的身體功能,有時腦力就會跟著一起進步。健康之道無他,唯有「勤」,要勤學、勤動、勤思,大家一起加油。
﹝門診時段﹞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
●高醫 |
●高醫 |
|
●高醫 |
|
下午 |
|
|
|
|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