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血管是甚麼?
人工血管是一種植入式藥物傳輸系統,分為輸注座和導管兩部分,導管銜接輸注座與靜脈,末端在心臟上方的上腔靜脈(superior vena
cava);輸注座通常放置於鎖骨下之前胸,約10元硬幣大小之凸起。
哪些人需要使用人工血管?
需要裝設人工血管的原因,大多是(1)需長期注射或輸入藥物的病人(2)需長期輸血、抽血者(3)血管硬化及靜脈血管注射不易之病人。以婦產科來說,大多是癌症需要接受長期靜脈化學藥物注射治療的病人;裝置人工血管可避免反覆找血管打針治療,並減少化學治療藥物外滲的機率。
人工血管裝設術後立即照護
手術後,植入人工血管的傷口會覆蓋紗布,有些會用彈性膠布加壓以減少血腫產生。手術傷口若需要拆線則約10—14天拆線;若傷口不需拆線,則依醫師指示外貼美容膠照護。手術後若傷口有裂開、流血、發紅、腫脹、分泌物或胸悶、胸痛等問題則應盡快告知醫護人員。
人工血管藥物注射時照護
一般來說,人工血管裝置後傷口沒有血腫、發炎或腫脹,隔天即可使用。第一次入院裝設人工血管時,手術中有些醫師會直接裝設好專用彎針以便隔天使用;在下次住院接受藥物輸注時,則由護理人員從人工血管座插入彎針做注射。施打的過程中,若是有疼痛、出血、滲漏及腫脹情形,應立即告知醫護人員;住院接受藥物注射時,建議穿著寬鬆上衣或有前開釦子的襯衫,以方便觀察及照顧。
人工血管日常保養及活動
傷口癒合後可以正常生活,尤其裝置植入的手臂應要正常活動,只需避免激烈運動如:360度旋轉、劇烈的擴胸運動、舉重、打高爾夫球,及單手提超過5公斤之重物;日常活動如洗澡、穿脫衣物、高舉過頭、一般提物都是沒有問題的,只要避免去碰撞擠壓人工血管輸注座植入處。
非使用期間的保養
當療程結束後,需定期回診由醫師評估並以抗凝血劑沖洗管路,避免血液凝結造成阻塞。根據疾病種類不同,若追蹤期滿,可以與醫師討論,以手術方式將人工血管移除。
常見併發症
人工製造物植入體內最常見併發症為感染,若人工血管周圍的皮膚出現紅、腫、熱、痛或全身發冷發熱情況,應立即返院求治。另外,少數的患者會因為人工血管植入而造成上肢的靜脈栓塞,若植入側上肢異常腫脹,也應立即求診;適度正常活動植入側的上肢可減少栓塞的風險。過度活動植入側上肢或者裝置植入年份太久,也可能會造成輸注導管的斷裂,常見症狀為沖洗管路時的血管輸注座周圍疼痛及腫脹,利用胸部X光有機會可以檢查出來,並且應盡快安排手術取出人工血管。

﹝門診時段﹞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
●旗津 |
|
|
|
|
下午 |
|
|
|
●高醫 |
|
|
夜診 |
|
|
|
●高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