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專刊
2021.03 第40卷第10期 執行編輯:莊蕙瑜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寶貝低血糖 緊急處理很重要!
【回本期目錄】
護理部/產科照護中心 鍾凌芷 護理師  (110年3月)

剛出生的黃小妹,在親子同室期間媽媽發現黃小妹有冒冷汗情形,立刻請護理師推回嬰兒室,檢測血糖值為38mg/dl,媽媽聽了擔憂得不知所措。

新生兒低血糖,為剛出生新生兒常見的問題,當血糖值低於40mg/dl則定義為新生兒低血糖。由於新生兒發生低血糖時,大部份症狀不明顯,或者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的寶寶會出現低血糖的可能性,因此比較不容易被發現,多半藉由照護新生兒的醫護人員,辨別是否為低血糖高風險群,以及在執行新生兒日常照護中,觀察有無出現低血糖症狀為依據。當新生兒出現低血糖情形,須立即給予處置,使其血糖值維持於穩定範圍,避免影響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發展。若低血糖的持續時間越久,對腦部傷害越大,因此須特別小心留意。

*寶貝低血糖會有什麼表現

發紺、體溫異常、冒冷汗、吵鬧不安不易安撫、發抖或痙攣、嗜睡、嘔吐、餵食困難、哭聲微弱或高頻等,也有可能都無症狀。

*怎麼預防新生兒低血糖

1.母親若原先就有糖尿病,孕期需定期監測血糖並配合醫師指示控制血糖,避免血糖過高影響新生兒出生後胰島素過度分泌導致出現低血糖情形。

2.新生兒出生後盡快擦乾身體,在母嬰健康狀況允許下,執行產後即刻肌膚接觸時能維持寶寶體溫並減少能量消耗,維持血糖穩定。

3.盡早執行母乳哺餵是預防低血糖的關鍵措施,初乳更能穩定新生兒之血糖值,有效的吸吮能刺激更多的乳汁分泌。

4.對於沒有症狀的低血糖高風險新生兒,定時監測血糖值,並持續觀察。

5.執行親子同室時,教導父母觀察新生兒異常表徵,護理人員定時查看評估。

*低血糖的後續處置

當低血糖發生時,必須先提升新生兒血糖值。依照低血糖之程度,由醫師評估在是否額外添加配方奶或糖水補充,並於餵食後再次追蹤血糖值,大部分血糖值皆會慢慢回升,;若低血糖無法改善時,則須將新生兒轉至中重度病房或加護病房進行治療。

在新生兒出生後及早給予即刻肌膚接觸和母乳哺餵,都是維持血糖穩定的有效方式;對於低血糖高風險群的新生兒,多數並不會出現明顯症狀,故父母及醫護人員也須多加留意並定時監測血糖,才能有效預防低血糖發生,盡快進行低血糖的處置,避免不可逆的損傷發生,讓每個寶寶都能健健康康的成長。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