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保護.社工」專刊
2021.04 第40卷第11期 執行編輯:徐仲豪劉姵均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孩子怎麼了─談兒童的心理創傷
【回本期目錄】
精神科 劉黛玲 主治醫師 (110年4月)

「小孩最近剛上學很愛哭鬧,常常一哭就一兩個小時…」

「小孩只要上學前就開始肚子痛…,可是小孩哪有什麼壓力阿!我都沒有給他壓力,老師也說沒有處罰他阿!」

這是在門診常見父母的疑問,很多人都以為創傷是要有暴力或是面臨生命威脅的經驗才算;事實不然,創傷是非常主觀的感受,對於孩子來說,只要是不安全、無助的經驗感受都有可能造成壓力或創傷;創傷可能是單一事件、也可能是慢性長期的負向經驗感受,這些感受的累積慢慢就會影響兒童的大腦,進一步衍生出情緒及行為問題。美國過去的研究發現,約三分之二的兒童青少年在十六歲之前曾經遭受過至少一次的創傷事件,像是遭遇車禍、意外、家庭暴力、霸凌等。此外,最容易被忽視的是精神上的暴力,很多的孩子長期處在負向的言語暴力環境而求助無門,導致低自尊及自我負向評價;兒童創傷反應來自於大腦尚未發展成熟,因應技巧不足,因此相對於大人更容易導致身心的變化,包括身體化症狀、焦慮、失眠、不願與大人分開、退化行為、退縮或是拒學等等。

然而,兒童在脫序的行為當下,父母及老師常常因此感到焦慮,很容易急著以處罰方式去處理問題行為,而忽略了行為問題背後的原因及感受,這樣的情況下就容易惡性循環,讓孩子的創傷更為嚴重,反而加重問題行為。有些家長則因童年時期的創傷經驗,不知道如何去教養自己的孩子,也可能會不自覺地將同樣的傷害帶給孩子。因此,學習理解、覺察兒童的創傷經驗非常的重要。若是大人能夠覺察孩子的情緒反應來自於創傷,並協助孩子回到安全的感受,才能教導他們學習情緒調控的方法。

因此,當孩子情緒及行為有所變化時 (如:最近很愛生氣、愛哭鬧),應該要(1)先找出近期生活事件中可能導致的創傷事件;(2)了解之後同理孩子的感受(聽起來你那時候很害怕、很難過);(3)幫助孩子將事件跟行為感受做連結;(4)討論適合的處理模式(學習求助、情緒上來時暫停冷靜、討論更合適的應對方式)。學習以創傷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問題,正視行為背後的因素,傾聽並同理,才能讓孩子找回安全的感受,也才能真正的改善兒童的情緒行為困擾!

﹝門診時段﹞

時段
上午 大同     高醫    
下午     高醫      
夜診 高醫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