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保護.社工」專刊
2021.04 第40卷第11期 執行編輯:徐仲豪劉姵均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談依附障礙症
【回本期目錄】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主任   吳進欽 (110年4月)

一個住在育幼院的小五女生小惠(化名),學校功課表現中等,因為情緒與行為問題而被安排接受心理治療。第一次治療時,小惠看到治療師(男性),很快的跑到治療師前面,親密的對著治療師說「老師,我好愛你哦」。然後,小惠伸出她的手,挽著治療師進入治療室內。治療師在第一次治療結束後,向轉介單位澄清小惠的發展史。主責社工人員表示,小惠從年幼的時候,因為照顧者家庭暴力的關係,即被安置在寄養家庭、育幼院,大約每半年或一年就會變換安置機構。社工人員告知治療師,小惠對於初次見面的人,不論是男性或女性,總是會表現得很親密。對於小惠挽著男治療師的手進入治療室,社工人員見怪不怪,心理師懷疑小惠可能存在依附障礙症的問題,可能與早期家庭暴力事件的經驗有關。

「依附(attachment)」或稱為「依戀」,是嬰幼兒與主要照顧者(通常是母親)早期最為重要且充滿情感的連結關係。當親子之間的依附關係出現障礙,將會影響嬰幼兒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這種障礙會損害患者兒童期或成人期和他人建立關係與互動能力。有一小部分的嬰幼兒,因為依附關係的問題,會發展出依附障礙相關症狀或診斷,這些症狀屬於創傷與壓力相關障礙症。目前的依附障礙症有兩種,一種是「反應性依附障礙症」(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一種是「失抑制社會交往症」(disinhibited social engagement disorder)。小惠對治療師的互動過於親密,即使第一次和治療師見面,互動的行為也毫無保留,加上早期發展史缺乏親密的依附對象,符合「失抑制社會交往症」的診斷。

不同於「失抑制社會交往症」所表現的人際互動行為,「反應性依附障礙症」兒童表現出來的人際關係或互動則是相當的疏離與退縮。一般兒童面臨困擾時,會向大人尋求慰藉與安撫,並且欣然接受照顧者的安慰。然而,「反應性依附障礙症」兒童遇到困擾時,不會向成人照顧者尋求安撫,甚至於不回應成人照顧者的安撫。此外,「反應性依附障礙症」兒童很少對他人出現社交與情感的反應,正向情感相當少,在缺乏威脅的情境會出現難以解釋的生氣反應、哀傷或恐懼。

「反應性依附障礙症」與「失抑制社會交往症」在兒童早期都會經歷極端缺乏照顧的型態,分別是:1、社交疏忽或剝奪,持續性的缺乏成人照顧者提供安撫、關愛與發展相關刺激;2、一再地更換主要照顧者,以致於限制了形成穩定依附關係的機會,如:頻繁更換寄養家庭;3、不尋常的環境下被撫養長大,以致於限制了選擇性依附的機會,如:育幼院中兒童多而照顧者少的機構。故透過這些成長經驗顯示一個穩定與溫暖的照顧者,對兒童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