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高壓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一種慢性和進展性疾病,病患的肺血管阻力增加和右心衰竭,如果不加以治療會導致死亡。在台灣早期對於肺動脈高壓的治療,是以手術方式進行肺臟或心肺移植為主,但近年來緩和醫療
(Palliative
Care)意識逐漸抬頭,而且國際上對於肺動脈高壓亦陸續有新的治療藥物開發出來,比較能滿足這些患者的需求,儘量減輕症狀並且提高優質的生活品質。
肺動脈高壓其治療藥物機轉可分作以下三類:
1.一氧化氮–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環鳥糞嘌呤核單磷酸NO-sGC-cGMP路徑:包括吸入性一氧化氮、口服威而剛Sildenafil
citrate (Revatio®;瑞肺得) 和Riociguat
(Adempas®;愛定保肺),此類藥物可以增加肺血管平滑肌細胞內的cGMP,使血管擴張進而改善患者運動能力和症狀。台灣於2008年核准威而剛Sildenafil可用在治療勃起障礙之外的肺動脈高壓治療,從藍色小藥丸(100毫克劑量)改成治療肺動脈血壓的白色藥丸(20毫克劑量),成人每次口服一天三次或每4~6
小時一次。在2014年核准新藥Riociguat用於治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壓及原發性肺動脈高血壓,使動脈舒張增加血流,降低肺動脈壓力而改善病患的活動能力。
2.內皮素Endothelin路徑:內皮素-1是一種血管收縮劑,因此需要使用拮抗劑抑制肺動脈平滑肌增生和纖維化,防止血管緊縮變窄。分別為(1)非選擇性內皮素接受器拮抗劑Bosentan
(Tracleer®)和Macitentan (Opsumit®);(2)選擇性拮抗劑Ambrisentan
(Volibris®;肺博舒)。這三個拮抗劑均可改善患者運動能力和緩解呼吸困難。
3.前列環素Prostacyclin路徑:包括Epoprostenol
(Flolan®;服療能)、Treprostinil (Remodullin®)、Iloprost
(Ventavis®;菲塔敏思)及Selexipag
(Uptravi®;尚達利),其作用為使肺部血管擴張和抑制血小板凝聚,是目前被認為最有效的肺高壓治療藥物,但是此療法最常使用靜脈內或皮下注射,因此需要專業醫務人員協助藥物輸送和導管維護而增加額外的護理負擔,美國FDA在2013年批准口服Treprostinil
diolamine (Orenitram®)是第一個前列環素類似物口服緩釋錠劑。
在新藥開發研究,高雄醫學大學藥理學科自2000年以茶鹼為主架構,開發具有氣管擴張、抑制高血壓、減低心臟肥厚、抗心律不整和降血脂的新型研發藥物KMUP-1,至今至少50篇國際期刊登載;近幾年發現KMUP-1可使肺部收縮的肺動脈血管鬆弛,以舌下或吸入的方式投予KMUP-1,20天後觀察到可顯著減低肺動脈高血壓大鼠的肺動脈壓,減少右心室肥大,並且肺部病理組織切片的血管壁增生、肥厚及發炎浸潤也顯著被抑制,KMUP-1經由内皮一氧化氮合成酶/可溶性鳥苷酸環化酶/磷酸二酯酶-5A路徑抑制肺動脈高壓血管重塑與炎症,已有10篇期刊論文成果,後續尚需在人類患者中進行深入研究其療效。
另外,各科學家仍持續進行各種具有潛力治療途徑的新型藥物,例如:
1.基因調控型:Tacrolimus (BMPR2
inhibitor)、Sotatercept (TGF-β inhibitor)
2.抗發炎:Rituximab、Tocilizumab、Anakira
3.調控代謝:Metformin、Bardoxolone
4.調控雌激素:Anastrozole
5.調節離子通道:Recombinant ACE2、Spironolactone
6.DNA修復:Olaparib
7.酪氨酸酶inhibitor:Sorafenib、Rapamycin
未來期許能有更多國內外學者能投入治療肺高壓藥物開發,以治療PAH和減緩病情惡化,進而減少併發症產生,讓患者免於移植手術依然享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