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心臟衰竭也會有肺高壓?」70歲謝先生迷惑地問著門診醫師。謝先生長期患有左心室擴大及二尖瓣閉鎖不全,雖然有在服藥,但最近兩週,感到體力變差,走路容易喘,雙腳有水腫。做了心臟超音波檢查,醫師告訴他除了心臟收縮力較差之外,還有肺高壓的現象。謝先生有些沮喪的說「唉!心臟已經不好了,又有肺的問題,為什麼?該怎麼辦呢?」
一、什麼是左心疾病造成肺高壓?
肺高壓的病人以左心疾病造成的最多,屬於第二類肺高壓。以流行病學的盛行率來看約佔整體肺高壓的60-70%。比起原發性肺動脈高壓多很多。左心疾病的心臟衰竭造成的肺高壓病人較多屬年紀大,有三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的人。而左心疾病包括有左心室心肌病變,瓣膜性心臟病,缺血性心臟病等,這些心臟疾病都可造成心臟衰竭併發肺高壓。
心臟衰竭造成的肺高壓,目前以肺動脈楔壓(PAWP),肺動脈平均壓(mPAP)及肺血管阻力(PVR) 三項指標,分成兩類(如表1)
|
肺動脈楔壓(PAWP) |
肺動脈平均壓(mPAP) |
肺血管阻力(PVR) |
獨立型後微血管肺高壓 (IpcPH) |
> 15 mmHg |
>20 mmHg |
< 3 WU |
混合型前-後微血管肺高壓(CpcPH) |
> 15 mmHg |
>20 mmHg |
≥3 WU |
其中以混合型前-後微血管肺高壓預後較差。
二、為什麼左心疾病會造成肺高壓?
左心疾病造成的左心室及左心房填充壓力(filling
pressure)過高,使得肺血管壓力上升連帶地導致肺動脈壓也增加。一連串的反應,讓肺血管及微小血管的細胞發生發炎及病態通透性增加現象,加上有些病人肺動脈內皮細胞功能對一氧化氮(nitric
oxide)的利用變差,內皮素-1(endothelin-1)表現過度,讓肺血管強力收縮,且發生重塑性反應(remodeling),這些構造上及功能上的異常,造成了肺血管阻力及肺動脈平均壓上升,也就是肺高血壓了。長期的肺高壓會導致右心擴大及衰竭,預後是不好的。
不過,適當及時的治療,有時候肺高血壓還是有可恢復正常的機會。
三、是不是左心室功能不好的心臟衰竭才會肺高壓?
依據流行病學調查,左心室射出分率低下(LVEF ≤35%)的心臟衰竭合併有肺高壓的約為40-75%,而左室心射出分率正常(LVEF
>50%)有肺高壓的佔36-83%。通常併有肺高壓的心臟衰竭都是較嚴重且預後不好。
四、診斷及治療
心臟超音波,心導管及影像醫學掃描是診斷上的工具。而心臟超音波是最簡單方便的利器,但完整的診斷還是需要加入較具侵襲性心導管及影像醫學掃描。正確的診斷是精確治療策略的基礎。
左心疾病造成的肺高壓治療原則:左心室射出分率低下病人,以處理心臟衰竭為主,利尿劑等可改善肺充血(congestion),血管收縮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血管擴張劑,可減緩左心室填充壓力,而對於左心室射出分率正常者,
則須控制血壓,心律心跳及危險因子,注意是否伴有常見的共病如肺栓塞,慢性肺阻,呼吸中止症及免疫系統疾病等。
總之,心臟衰竭合併有肺高壓,都需要積極處置,找出發生原因,建立有效的治療方針。目前已有許多藥物可以改善心臟衰竭及治療肺高壓,相信謝先生經過正確的診斷後,加上有效藥物治療,病情將可好轉。
﹝門診時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