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曾有以下經驗--------
好友健康檢查做腹部超音波時,醫師告知肝臟有肝囊泡……..
隔壁鄰居最近發燒,突然住院,原因是因為肝膿瘍……..
以下簡單介紹『肝囊泡』和『肝膿瘍』
肝囊泡是甚麼?
肝臟內囊腫有很多成因(如多囊性疾病、寄生蟲、良性腫瘤、惡性腫瘤等等……),一般所說的肝囊泡或肝囊腫是指單純性肝囊泡(liver
simple
cyst)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肝水泡』,是屬於一種良性腫瘤,含有透明液體的囊性結構,且不會與肝內膽管有所相通。在無症狀肝囊泡中,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約為1.5:1。而在有症狀或合併症肝囊泡中,女性與男性的比例為9:1。巨大的肝囊泡幾乎僅在50歲以上的女性中發現。
肝膿瘍又是甚麼?
如果皮膚感染得太厲害不去理會,皮膚組織就會化膿,而變成蜂窩性組織炎,肝臟的狀況也是一樣。肝膿瘍又稱做『化膿性肝膿腫』,病原體的來源可能從腸道、膽道擴散而來,也有可能從血液運送過來。病原體在台灣大部份都是以細菌為主,少部份是以阿米巴原蟲為主。國外的研究顯示,肝膿瘍的年發生率是每十萬人中有2.3人會得病、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得病;而台灣的統計比國外的比例高,每十萬人中有17.6人會得病。
症狀:
肝囊泡:大部份的肝囊泡因為體積小,所以幾乎不會有甚麼症狀;一般來說如果囊泡長的太大且壓迫到附近的器官,才會產生相對應的症狀,像是腹脹、腹痛、噁心等。更少見的嚴重併發症有自發性出血、細菌感染、囊腫扭轉破裂、膽道受壓迫導致阻塞。
肝膿瘍:主要症狀為發燒,因膿瘍範圍大小會導致不同程度之腹痛、噁心、嘔吐、厭食、體重減輕、或全身不適。肝膿瘍範圍越大,產生的肝外併發症也就越大(如右側肺炎、腹膜炎、敗血症等等……..)。
診斷:
肝囊泡:大部份的肝囊泡幾乎都是由腹部超音波意外被診斷出來的,超音波檢查無侵入性、也對身體完全無害,是第一線的首選診斷工具。其他像是腹部電腦斷層或肝臟核磁共振,一般都是超音波檢查後覺得有仍有必要,才會安排的後續檢查。
肝膿瘍:一般病人都是因發燒來急診就醫時被發現,若病史顯示高風險族群(糖尿病、有罹患過肝膽胰疾病、肝臟移植的病人、因腸胃潰瘍或逆流性食道炎有使用氫離子幫浦阻斷劑的病人、大腸直腸癌的患者等),也無明顯呼吸道、泌尿道、皮膚感染,再配合上述症狀,並加上抽血及腹部觸診懷疑腹腔內感染,可以腹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評估是否有肝膿瘍之可能。
處理:
肝囊泡:大部份的肝囊泡因為沒有症狀,也不會有性命危險的問題,所以只要每年定期超音波追蹤檢查囊泡是否變大即可。如果肝囊泡大到產生症狀,可先進行囊泡引流術加上酒精注射,其目的在於縮小囊泡且殺死囊泡壁之細胞,使其不再產生水漾液體。如果不幸碰到嚴重併發症時,還是需要開刀處理。
肝膿瘍:肝膿瘍是一種感染症,如果不及時處理,致死率高達2~12%。處理方式為使用抗生素治療,並視需要合併肝膿瘍引流。一開始建議使用廣效型抗生素來做治療,等細菌培養確定菌種之後再改用專一性的抗生素;如果第一時間無法排除有阿米巴原蟲感染,抗阿米巴原蟲的藥物也要一起使用。治療療程大約6週。
肝膿瘍引流方式有很多種,最常使用的方式是經電腦斷層導引經皮引流術。如果是單一肝膿瘍且大於5公分,會建議先經皮肝膿瘍引流。如果是多顆、小顆、或是不易經皮肝膿瘍引流的病灶,才會選用其它的方式甚至手術治療。
總結:
雖然現在醫學比從前進步得多,但還是有很多疾病在症狀輕微時很難做精準的診斷。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就是要『定期追蹤』。如果身體出現異樣,一定要找專業的醫師就診,如果忽略不管,很有可能會耽誤您一生的健康唷!!
﹝門診時段﹞
時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高醫 |
●大同 |
|
|
|
|
下午 |
|
|
●高醫 |
|
|
|
夜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