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專刊
2021.07 第41卷第2期 執行編輯:林子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肝」安內? 肝炎保健您做對了嗎?
【回本期目錄】
護理部/肝病衛教師   劉伊蟬 (110年7月)

在門診常聽見病患提問:「我生活很規律,不抽菸、喝酒,怎麼會有肝炎?」、「之前醫院抽血檢查結果沒有肝炎,為什麼現在會突然有肝炎?」、「我只是常熬夜,多休息就好了,應該不用治療吧?」、「脂肪肝?只要少吃肉吃清淡一點應該就可以改善了吧?」。以上種種的疑問,顯示了民眾對於肝炎不了解,因此,正確了解肝炎的發生原因、種類、傳染途徑、症狀、治療與自我照顧的知識,在面對肝炎的預防及保健就不再是件難事。

肝炎依照其常見發生原因,大致可分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藥物性肝炎等四類。(1)病毒性肝炎:顧名思義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分為A、B、C、D、E型,其中A、E型為口糞感染,是因為食用了由A、E型肝炎病毒汙染的水源及飲食而感染,預防這兩型感染就要注意飲食衛生,食物需清洗乾淨並徹底煮熟,前往落後地區旅行或工作前,可施打A型肝炎疫苗來預防。B、C型肝炎為血液及體液傳染,是常見的肝炎,而B肝除了血液及體液感染途徑之外,還有母體垂直感染。B、C型肝炎預防方式為避免不必要之血液體液接觸,如注重個人衛生、不共用針頭、避免不必要輸血、打針、刺青、紋眉、穿耳洞等;B型肝炎帶原之孕婦,還須特別注意依照醫師評估及指示在懷孕時用藥治療,降低生產時垂直感染嬰兒的機率,在嬰兒出生後可施打免疫球蛋白及B肝疫苗;B、C型肝炎都有藥物可以控制或治療,效果良好,尤其是C型肝炎,目前已有可治癒藥物。(2)酒精性肝炎:是因長期飲酒引起,而戒酒為唯一之預防方式。(3)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主要是肥胖、飲食不均衡、代謝問題等導致,其安全及有效之預防方式為運動、減重及飲食控制。(4)藥物性肝炎:主要為藥物導致肝臟之傷害,因此勿服用來路不明之藥物、中藥草及偏方,有問題應諮詢醫師,由醫師開立適合的處方,若因疾病需服用的藥物有肝方面之副作用,則應定期追蹤肝功能,抽血若有異常,應與醫師討論減輕藥量或停藥。除上述常見各類肝炎的不同預防事項外,肝炎的共同保健重點為日常生活要有足夠休息,避免抽菸喝酒,飲食應均衡及食用新鮮的食物,尤其是豆類食品、五穀雜糧類等等,需注意其保存及開封後盡早食用完畢,特別要避免黃麴毒素產生。

肝臟內部沒有神經分布,因此肝炎患者不會感到疼痛,罹患肝炎容易有疲倦、噁心、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或是更嚴重出現黃疸、胃食道靜脈出血、肝性腦病變等併發症,因此若有上述之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是否有相關肝炎問題,及早治療避免惡化。

肝炎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不僅只發生於B、C型肝炎病患,所有類型的肝炎時間久了都會有肝硬化、肝癌的風險,因此對肝炎有更深入的認識及瞭解,並有正確的預防及保健觀念,便能幫助你我戰勝肝炎,迎向彩色人生。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