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疾病」專刊
2021.07 第41卷第2期 執行編輯:林子堯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簡介肝臟疾病
【回本期目錄】
肝膽胰內科 教授   林子堯 (110年7月)

肝臟疾病在台灣相當常見,也是傳統被認為的國病,主要是因過去B型肝炎盛行,經母體垂直傳染給胎兒或嬰兒是重大因素,自民國73年起政府開始推動B型肝炎疫苗防治,嬰兒出生後也可使用免疫球蛋白注射預防,B型肝炎感染率已明顯下降,加上口服抗B型肝炎病毒藥物使用,B型肝炎目前已能獲得有效控制,由於D型肝炎感染需有B型肝炎存在,控制B型肝炎也可同時減少D型肝炎感染。C型肝炎是繼B型肝炎後導致肝臟慢性發炎之主因,雖然C型肝炎尚無疫苗可事先預防感染,幸好目前已有健保給付之口服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相當有效又少副作用且可達到完全清除C肝病毒的目標。除B型肝炎與C型肝炎外,酗酒導致之酒精性肝炎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也有越來越多之趨勢,此外其他較常見會導致肝臟發炎之原因還包括自體免疫性肝炎與藥物性肝炎,A型與E行肝炎在國內雖甚少見,但成人感染仍有猛暴性肝炎之可能,如何避免上述造成肝臟發炎之原因,了解其傳染途徑或誘因是最根本及必要的。

所謂肝炎三部曲是指肝炎進展至肝硬化最後產生肝癌,肝硬化是由於肝臟長期反覆發炎造成,只要能消除或抑制肝臟發炎就可避免進展至肝硬化,已肝硬化仍可靠消除或抑制肝臟發炎與控制併發症來避免惡化,如已出現肝癌,只要是早期發現仍有很大治癒機會,治療方式包括外科手術切除、肝臟移植、局部純酒精注射與燒灼,已進入無法接受根除性治療之肝癌,目前有包括經導管肝動脈栓塞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與免疫治療可供選擇以提高病人存活期。

由於肝臟是人體相當重要的藥物代謝與解毒器官,當肝損傷致無法負荷日常所需時,藥物或體內代謝產生之毒性將無法有效排除導致病症,因此有明顯肝損傷病人如何正確服用藥物與飲食會直接影響到病症之進展,此外肝囊泡與肝膿瘍雖不是惡性腫瘤但在臨床上也非少見之疾病,此專刊將對以上所提之疾病做簡介並提供正確肝病患者飲食、用藥與生活保健資訊,協助大家對此能有進一步了解避免混淆。

﹝門診時段﹞

時段
上午     高醫      
下午 高醫          
夜診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