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過動症(overactive
bladder)是一種相當惱人的問題,任何性別或年齡都有可能會發生,在流行病學的研究裡,學者發現約有10-20%的人有程度不等的膀胱過動症,並影響到日常的生活品質及人際關係。膀胱過動症的核心症狀是「急尿」(urgency),也就是突然發生的尿急感,經常伴隨頻尿(frequency)與夜尿(nocturia)或者是急迫性尿失禁(urge
urinary incontinence)。
在門診中,醫師要如何評估膀胱過動症呢?泌尿科醫師主要是經由基本的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尿液常規檢查進行初步的分辨。病人也可以紀錄本身的排尿日誌、膀胱過動症症狀評分表、目前用藥狀況提供給醫師參考。可能的進一步檢查包括:尿流速、膀胱餘尿量測量。
膀胱過動症的治療
1.保守治療:適量飲水、維持理想體重、減少咖啡因攝取、戒菸。也可藉由骨盆底肌肉訓練、膀胱訓練,固定間隔時間排尿,減少急尿感,尿失禁並增加膀胱容量。
2.藥物治療:常用的是抗膽鹼類的藥物(antimuscarinics、anticholinergics),包括:Oxybutynin、Propiverine、Solifenacin、Tolterodine、
Trospium等,這些藥物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副作用為口乾、便秘、乾眼、視力模糊、解尿困難、認知功能降低,若有這些症狀出現需主動告知醫師調整藥物;另外,若病人有青光眼、重症肌無力、尿液滯留需主動告知醫師小心使用。另一類較新型藥物是「β3-腎上腺接受體促進劑」(Beta
3-adrenergic receptor
agonists)(mirabegron),能促使膀胱鬆弛、增加膀胱容積,不會有抗膽鹼藥物帶來的口乾、便秘等副作用。但mirabegron可能出現血壓升高、鼻咽發炎、頭痛等副作用。因此,血壓控制不良者(收縮壓≥180
mmHg 和/或舒張壓≥110 mmHg)不建議使用。一般而言,藥物治療需 2-4
週才會逐漸發揮效果。對於頑固型的膀胱過動症可考慮併用2種藥物或以肉毒桿菌素進行膀胱內注射。
3.手術治療:極少數頑固型的膀胱過動症,經醫師審慎評估後,才考慮膀胱擴大或尿路分流的手術治療。
膀胱過動症病人常會因不好意思就醫,導致生活品質嚴重下滑,影響日常表現。目前,大多數的病人只要接受生活習慣調整、行為訓練及藥物治療,症狀大多可以獲得改善,找回快樂的生活品質。
﹝門診時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