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新知」專刊
2021.08 第41卷第3期 執行編輯:李政學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3D微創在泌尿科的應用
【回本期目錄】
小港醫院泌尿科 主治醫師   詹鎮豪 (110年8月)

75歲的王老太太長期在小港醫院的腎臟內科及三高整合門診就醫,規律地追蹤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高血脂。在生活習慣的調整以及適當藥物治療之下,王老太太平時的身體還算健朗,常常跟朋友外出聚餐閒聊,享受著含飴弄孫的美好生活節奏。

不料近幾個月以來,王老太太多次因泌尿道感染、發燒腹痛及腸胃炎至急診就醫,使用抗生素治療後雖有緩解,又很快地因為發燒而住院。經過一系列的詳細檢查之後,發現王老太太的右側腎臟長了一顆約莫四公分的惡性腫瘤,合併有局部沾黏的現象。

幸好,該腫瘤侷限在腎臟中,並未有擴散或轉移的現象,經過泌尿科醫師的評估,以及與家人討論之後,使用3D微創腹腔鏡手術切除。手術的過程十分順利,腎臟腫瘤完整地被摘除下來,微創手術的傷口也相當小,而王老太太在接受手術之後,復原得非常良好,不再有發燒及腹痛的情形,一家人得以開開心心的在農曆過年時團聚圍爐,共享天倫之樂。

3D微創腹腔鏡手術介紹

腎臟是人體內血流豐富的器官之一,負責腎臟血流供應的腎動靜脈血管,與附近相關組織如腎臟、腎上腺、輸尿管等均位於後腹腔,若是腎臟或是腎上腺長了腫瘤,需要採取手術切除時,後腹腔的脂肪組織多且空間狹窄,醫師在操作腹腔鏡手術時難度很高,其中又以腎臟與腎上腺周圍的血管探查最有難度,若是在手術中不幸傷及後腹腔的大血管,例如下腔靜脈、主動脈、腎臟動靜脈等等,就有可能造成病人立即的休克及生命危險!

採用新式3D微創腹腔鏡手術,包埋在後腹腔內的組織及血管,能透過3D影像系統,在螢幕下看得更立體、更清楚,有助於手術醫師在術中辨識及剝離腎臟動靜脈、腎上腺、輸尿管等相關組織,也有助於手術縫合時的操作。這樣的設備能有效降低手術的難度,保護正常的組織,增進腫瘤的清除,減少可能的手術併發症,並增進臨床醫療作業的效率,當然也更能保障病人的安全!

3D微創腹腔鏡手術的優點

1.精準辨識血管、輸尿管、腎上腺

2.精準確認腫瘤位置,得以完整清除腫瘤

3.避免誤傷後腹腔的血管,降低嚴重併發症的機率

4.增加淋巴結清除程度、出血少

5.縮短手術時間及住院天數、減少疼痛

6.手術更安全、恢復快

﹝門診時段﹞

時段
上午     小港      
下午         小港  
夜診 小港       小港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