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新知」專刊
2021.08 第41卷第3期 執行編輯:李政學
  回首頁搜尋引擎高醫醫訊PDF文件加入我的最愛高醫網站意見回饋
腹腔鏡進化論
【回本期目錄】
大同醫院泌尿科 主治醫師   闕光瞬 (110年8月)

腹腔鏡的演進

在西元1806年,當時德國的Philipp Bozzini醫師嘗試利用自製的器械經由鼻腔、口腔來觀察病人體內,然而在當時昏暗的光源下,執行難度相當高,畢竟腹腔鏡要克服的困難,包括光源、鏡頭、充氣的技術、麻醉的技巧及其他器械精進等,因此當時也只能做到外部光源能夠照到的地方而已。接著我們再把時間快轉一百年,西元1901年,德國的Georg Kelling醫師,終於成功的利用腹腔鏡的器械進入狗的腹腔內進行動物實驗。但是腹腔鏡真正的快速發展則是在近40年,德國的婦產科醫師Kurt Semm,他在1981年發表了世界首例的腹腔鏡盲腸手術,且不斷的在世界各地推廣,也才帶動日後腹腔鏡的發展,讓這項手術技巧逐漸遍布全世界。對於泌尿科醫師來說,結石是非常常見的疾病,小於0.5公分的尿路結石,多半可以經由腹腔鏡(輸尿管鏡)處理完成,而不需要剖腹在肚子上留下手術傷疤。

腹腔鏡的執行

執行腹腔鏡手術時需要一定的空間,因此需要在腹腔內灌氣,通常是使用二氧化碳,來撐起這個空間。在手術時,可以想像成拿著筷子在做手術,因此會需要雙手加上眼睛,也就是至少三個孔洞來執行,若需要多一個助手幫忙,就會需要再多製造一個孔洞,以便再伸進去一隻手,所以通常一台腹腔鏡手術,會需要三到五個孔洞來執行手術。

單孔腹腔鏡

隨著時代的進步,器械也越做越小,從前的腹腔鏡頭及其他器械如腸鉗等,都只能做到10mm,所以開孔洞一定要開得比較大才行,若強開單孔腹腔鏡,也只會導致器械互相干擾,靈活度受限而難以進行。但現在的鏡頭及器械都有更精細的5mm,甚至3mm的器械等,增加了使用器械的靈活度,讓我們開始可以執行單孔腹腔鏡手術,也就是將三個孔洞濃縮成一個約2.5公分的孔洞,以便執行腹腔鏡手術。而這個傷口如果是開在肚臍旁的話,傷口會更不明顯,外觀更精美,甚至看不出曾執行過手術。

未來的發展

相信在器械的精進下,手術方式一定會越來越”微創”,我曾經幻想有一天可以將迷你空拍機放到體內,再操縱這台小機器來執行手術,現在的科技都可以遠端操控機器在火星上運行了,這樣的科技手術應該也能實現吧!

﹝門診時段﹞

時段
上午   大同        
下午     大同 大同    
夜診   大同        

 

 

 

 

【回本期目錄】
 
高雄市三民區自由一路100號(地圖) │ 聯絡信箱│網頁維護:kmuj@kmuh.org.tw
高醫醫訊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13 KMUH All Rights Reserveda 建議使用IE 9.0以上1024×768為最佳瀏覽